六、馆陶电影院
馆陶电影院和馆陶剧场是馆陶县城人们娱乐的两大场所。
馆陶电影院就在离卫生局大院不远的地方,出了卫生局大院,往东走往南拐,过了政府街,路东就是。
在当年,馆陶电影院是一所“宏伟”的建筑,很高大,门前还有柱子。电影院门前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上总有一个妇女在摆书摊。电影的海报有时候贴在广场南面的墙上。卖票的地方在电影院前面广场的南面,是一个小窗口。同学陈一涛的母亲就在电影院上班,我们还找她买过票。
电影院里面总是黑乎乎的,分楼上和楼下两层。放电影时音响效果也不是很好,要等静下来才能听清楚。进电影院早的自己找座位,进去晚了会有工作人员拿着大大的手电筒带领你找到座位,用手电筒给你照着让你在座位上坐下。工作人员偶尔还会查票,拿着手电筒让一个个观众拿出票来检查。发现有逃票的进来,工作人员又不认识的,会被清理出去。记得我有个女同学早早不上学了,就在电影院上班。有一次她查票时发现一个人没有票,要把那个人撵出去,那人不愿意,两人在电影院里当场吵了起来。
有一年,邻居配山叔家来了个老乡,是个小伙子,刚到电影院上班。小伙子爱说爱笑,很快就跟几家人熟悉起来。听说他是在电影院卖票的。有一次去电影院买票。发现小窗口里面就是他,就笑着问有好票没有。他没有从桌子上那一沓票里给我撕下一张,而是从裤兜里掏出来一张票给了我。我一看确实是好票,位置是中间的。
几乎每个周末,我都会去看电影。有时候自己去,有时候跟同学一块儿去。看过的电影太多了,但是有印象的不多了。但是有几个关于看电影的事还记得。
《办了一件傻事》是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不再重复。
还记得有一次看电影时,后面一个女的一直嗑瓜子,在安静的电影院里很刺耳。更令我气氛的是,她不是把瓜子皮扔到地上,而是直接往前仍,正好扔在我身上和头上。我气愤地回头看了她两次,她竟然毫无反应。后来是她旁边的一个男的提醒了她。
还有一部印象深刻的豫剧电影《抬花轿》。当时是跟大姐一起去看的。看电影之前对这个戏一点也不了解。王清芬老师的表演幽默风趣,人漂亮,唱得又好,当时超喜欢这部电影。
还有一次周末我去看电影,记得电影名字是《第四个男人》。当时是电影院放什么电影就看什么,根本无从选择。当然这部电影的内容并不像名字那样。我看完电影回家,爷爷不一会儿也回来了。爷爷回来后跟奶奶嘀嘀咕咕小声说着什么。我后来才知道,爷爷当天晚上偷偷尾随我也去看了电影。爷爷是担心我去看不好的电影。我知道了此事很是生气,觉得爷爷不信任我。
还记得当年放映《寡妇村》时在县城引起的巨大轰动。人们争相去看,看完觉得上当了。电影名字不过是个噱头,打了擦边球而已。但是我并没有去看这部在名字上哗众取宠的电影。
还有一件事,就是当年《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获奖后,电影院开着车敲锣打鼓去乡下宣传这部电影。很多同学晚上不上晚自习偷偷去看电影《红高粱》。但是看完之后也有点失望,对这部电影也褒贬不一。
有一次电影院放映《孙中山》,不知道怎么家里多了一张电影票,又没人去看。结果很少出门的奶奶迈着小脚独自去看了这部电影。奶奶回来后问:“就那个人是孙中山吧。”不知道奶奶到底看懂了多少。
前几年回县城,在大街上转时看到了电影院,才发现原来印象中高大宏伟的馆陶电影院原来很小很破,多少有些失望。再后来路过那里,发现电影院已经不存在了,只留下一片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