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被催婚。年关将近,在焦头烂额的职场工作与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中,被有意无意遗忘的大龄单身之痛,又像变天前的风湿一样,开始发作起来。
突破2亿的单身人群,逐年下降的结婚率,不断推迟的初婚年龄……大龄单身早已经成为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社会现象。
为什么我们结不了婚呢?随便掐指一算,原因有:
一个一个又一个,
两个三个四五个。
六个七个八九个,
十万八千九百个。
压倒我们的最重的那块石头
四股绳子拧成的死结
这或许是诸多原因里边最让人绝望的一个。四个因素相互作用,就像四股绳子一样,在婚姻的咽喉上打了个解不开的死结。
无限放大的物质欲望:这个物质无比发达的社会,为物质欲望的无限扩张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只要你有钱,你可以得到豪华的别墅,名贵的衣饰,精美的佳肴……各种声色犬马的享受,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钱办不到的。同时,不属于物质范畴的社会地位与个人虚荣心,也需要依附于物质得到满足。
诚然并不是每个人的物质需求都是无限的奢华淫靡,但是谁都向往物质宽裕的精致生活。我们不是原始朴素的墨家,并不否定基本生存需求以外合理的物质欲望。只是不可否认,高欲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标签。
轻易满足的基本需求:人的需求欲望就像一块橡皮泥。它可以只有那么小小的一坨,也可以无限的延伸拉长。虽然高层次的欲望可谓是欲壑难填,但是最基本的需求要得到满足,在当今已不是什么难事。
食色性也。人最基本的要求不过于此。食的需求,在当今社会,哪怕如三和大神一般的躺平青年,也不至于缺衣短食而无法生存。性的需求,相对复杂一些。女性只要自己愿意,基本上得到满足不是难事;男性需要多花一些心思,或者有人也会简单粗暴的用钱来解决,总有一些法制的光照不到的黑暗角落。
如果还需要陪伴,养个猫狗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想打发无聊的时间,女性抱着薯片追剧,男性带上耳机打游戏,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社会生产力的限制与分配结构的不合理:人人都具有极高幸福感的社会,必须依赖于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很明显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条件。大部分人除了基本生存需求以外,更进一步的物质欲望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分配结构不合理,贫富差距悬殊,加剧了大部分底层人士物质的匮乏,操劳奔波一生,也得不到多少物质资源,只能够满足一些基本需求。
长远生活保障的考虑:什么是必要的生活保障呢?
能吃饱穿暖?绝大多数人都能满足这一点。
治得起大病?近年来,因病一夜之间全家返贫、不愿意拖垮家人而自愿放弃治疗的事件,仍然屡见不鲜。徐峥电影《我不是药神》,就深刻揭示了底层人士在致命大病前的渺小无力。
买得起房子?房子是否必须保障,这个问题的答案见仁见智。不同性别、不同收入阶层群体对此的看法也会有明显差异。但是,是否拥有房子,的确会影响到人的归属感、幸福感以及下一代所能拥有的教育资源。
很明显,大多数人的经济能力只能满足目前的吃饱穿暖,无法做到长远的生活保障。
这四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
婚姻本身是需要有所牺牲的。牺牲一个人自由洒脱的生活,牺牲与其他魅力异性亲密相处的自由,牺牲本来可以投入事业的时间精力,去背负起沉重的家庭责任。而从婚姻之中又能得到什么呢?
对于女性来说,不管她是有很高的物质享受欲望,还是想要有房子一类的长远生活保障,大多数普通的男性都给不了。而普通男性能提供的基本生活资料,她不需要婚姻就能够自己获得。那么,做出那么多牺牲去投入一段婚姻,还不如单着。
对于大多数普通男性来说,在现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与分配结构下,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逆天的运气、百里挑一的能力,那么注定是很难达到女性愿意与之结婚的物质条件。当掏心掏肺的付出,得到的回报不如有钱人一次随意的刷卡,慢慢的也会自暴自弃接受一个人的现实。毕竟,人的基本需求也不难满足,一个人慢慢的就习惯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量的女性主动单身。因为符合她们对结婚的物质期许的男性供不应求;而大量男性被动单身,物质的无奈对于他们是一个几近无解的难题。
甚至,还会形成类似于土地兼并的婚姻兼并。如同土地兼并的富者连田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婚姻上也是富者妻妾成群,贫者无妻可娶。虽然法律明文规定一夫一妻,但是对于一些精明的有钱人来说,打打法律擦边球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从来不是很难的事情。
压倒我们的无数沙粒
自我傲娇与斤斤计较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各种多元前卫的观念冲击下,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提高,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学富五车,但是大家都拥有一套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对之无比的自信。一切行为抉择都以此为判断依据。对于什么是称心如意的人,有了极其苛刻的标准。
普通人:
你不讲卫生,你惹我生气了,你不会哄我,你不求上进……
你对我太冷淡,你男性朋友太多,你乱花钱,你老爱乱发脾气……
知识分子和文艺青年们:
我想要的是一个可以和我一起讨论莎士比亚戏剧的人啊!
我想寻觅的是三毛和荷西那样的爱情啊!
……
谁还没有自己的小傲娇?稍微有些许不合心意,pass,下一位。
同时,开放的社会提供了无限结识异性的机会,也让人变得浮躁起来。总是觉得后面遇到的会更好,而不愿意耐心的去相互了解磨合。看似无限的选择机会,也助长了斤斤计较、吃不得亏的心理。
在婚恋中,男女都有自己的资本。男人恃其财富,女人恃其美貌。拥有财富和美貌这两种硬通货的男女,就有着更多的选择权。
A先生觉得自己事业有成,看不上对自己暗送秋波但是相貌平平的B姑娘,而钟情于美艳动人的C姑娘;C姑娘觉得自己貌美如花,看不上上班族A先生,喜欢霸道总裁D先生;D先生向往的是气质高雅的E姑娘……
当婚姻变成可以量化的财富和美貌的交易,人性的弱点便凸现出来。谁都不愿意在这场交易中吃一点点亏。而且每个人对自我的评价认知,总是远高于别人眼里对你的认知。在彼此斤斤计较的考量中,最后大家只能都单着。
有人在造虐,有人在背锅
我们时常在新闻报道中得到一些关于婚恋暴力的资讯,而女性往往是其中受害者。经常有女性被丈夫、男友暴力伤害,甚至残忍杀害。这也造就了许多女性的恐婚心理。
而更常见的是婚恋中的渣男、海王,他们善于伪装自己,玩弄感情、骗钱骗色。不少女性深受其害。
当女性因为对暴力男和渣男的痛恨,而对男性群体进行控诉,并且表示不再相信感情的时候,老实本分的男人们是一脸蒙懵逼的。他们当中有些人到了30岁都没有牵过女生的手,然后就莫名其妙的背了黑锅,被贴上莫须有的标签,失去婚恋的机会。
而始作俑者们,暴力男大多会被绳之于法;渣男们则凭借高超的手段,继续左右逢源,享尽艳福。
有人造虐,有人背锅。信任已死,如之奈何?
向左走向右走式的遗憾
几米在漫画向左走向右走里面,勾画了一个美丽而荒诞的故事。天造地设般登对的两个人,住在隔壁房间,喂过同一只猫、逗过同一只狗,她能听懂他琴声里的忧伤。但是在缘分真正到来之前,两个人只能一直擦肩而过,无法触及到对方。
或许在你周边就有那么个人,一个可以满足你所有要求,或者可以让你忘记你所有要求的人。但是天意弄人,哪怕近在咫尺,你们就是无法相遇;或者遇到了,但是并没有一个认识交流的机会。你们只能擦肩而过,然后再无交集。
或许我们急需一种更加高效、更加人性化的信息渠道去寻找那个合适的人,这个需求是目前盲目浮躁的传统相亲和龙蛇混杂的社交软件所无法满足的。
我们为什么结不了婚?问题的答案很多。我们有共同的痛,也有自己各自的痛。这有时代的问题,也有我们个人的问题。
我们还能怎么办呢?调整心态,努力奋斗,积极寻觅。实在不行,就拜拜月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