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通过了“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当天早些时候,马斯克在其掌管的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帖批评该法案,并表示如果法案通过,他将在第二天成立一个名为“美国党”的新政党。
马斯克提出建立“美国党”,引发了广泛讨论。尽管美国历史上存在许多小党派,但它们从未真正取得政治成功。拥有巨大影响力的马斯克如果建党,是否能成功?他的真实目标又是什么?
据美联社报道,马斯克曾多次表示,美国需要一个新的政党来代表共和党未能体现的观点。他在X平台上发起了一项投票,询问是否需要一个真正代表中间80%民众的政党。投票结果显示,有80%的人同意建立新政党。随后,马斯克将这个政党命名为“美国党”。
马斯克称,如果“疯狂的”“大而美”法案通过,“美国党”将会成立。他认为,美国需要一个民主党和共和党之外的替代选择,以便人民能够发声。根据马斯克的言论,“美国党”可能基于两大意识形态支柱——财政保守主义和对未来产业的积极投资。该政党可能会定位为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商业头脑的政党。
《新闻周刊》推测,“美国党”可能更关注改革而非意识形态。例如,减少监管以促进创新,尤其是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太空等领域;最大化言论自由,借鉴马斯克对X平台的管理方式;在外交上持怀疑态度,但在教育方面支持去中心化、技能优先的学习模式。“美国党”可能吸引科技独立人士、对现有两党僵化感到失望的中间派、重视言论自由的文化自由主义者、社交媒体上有影响力的人以及年轻选民。
然而,大多数舆论和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建立成功的第三党极其困难。即使像马斯克这样拥有巨额财富和影响力的人也难以克服选举制度上的系统性障碍,如严格的选票资格法、选举人团制度等。历史上的“第三党”很少取得政治成功,如罗斯·佩罗在1992年的大选中获得了近19%的普选票,却未能赢得一张选举人票。
政治学者伯纳德·塔马斯认为,第三党在美国的成功前提是存在大批对现有政治选项不满的人群,且新党必须回应公众的不满情绪。然而,研究发现,对本党不满的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往往不愿投票支持一个更温和的新政党。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张腾军认为,马斯克宣称建立“美国党”更多是一种威胁或情绪宣泄。伯纳德·塔马斯则指出,在美国,第三党通常通过“搅局”策略影响主流政党,但一旦变得过于强大,主流政党会窃取其语言和意识形态。
朴次茅斯大学美国政治专家达菲德·汤利认为,如果马斯克真的创立新党,最有可能的效果是分裂共和党的票源,反而使民主党在短期内占据主导地位。CNN认为,马斯克尚未在共和党中建立广泛的政治支持基础,特朗普在共和党的地位坚不可摧。
无论马斯克能否建立“美国党”或其影响力有多大,这位亿万富翁都将继续在美国的政治生态中扮演重要角色。不过,张腾军认为,马斯克最近频频碰壁,或许让他对政治的兴趣正在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