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惯着!耿爽安理会上质问美国。
一句直击灵魂的质问,掀开了超级大国外交的双重标准。
当地时间6月12日上午,联合国安理会也门问题会议演变成一场外交风暴,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
耿爽面对美国代表的恶意诋毁
,发出直击要害的质问:“美国有什么资格动辄对他国甩锅推责?”
这句话撕开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行为模式——一边在加沙冲突中七次否决停火决议,放任人道危机蔓延,一边在红海、朝鲜半岛等问题上
将责任全数甩给对手
。
就在耿爽发言当天,联合国特使格伦德贝里警告也门已“濒临崩溃边缘”,全国一半人口、约1700万人面临严重营养不良。
美式多场合的重复剧本
安理会现场交锋的背后,是美国日益固化的外交套路。
就在耿爽发出质问的前一周,6月4日的安理会表决上演了更具讽刺意味的一幕,
14个成员国一致支持加沙停火草案,唯独美国投下反对票
。
这是美国第七次阻挠加沙停火决议,将300万巴勒斯坦人继续置于战火之中。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当时的发言中直指要害:“
正是由于美国对以色列的袒护
,安理会通过的数份关于加沙的决议均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这种甩锅行为已成美国外交定式,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美方习惯性将紧张局势责任单方面推给朝鲜。
而耿爽早在2023年8月就点明事实,
朝方发射活动均与美韩联合军演直接相关
,当时美方甚至将规模空前的“乙支自由护盾”军演轻描淡写称为“例行防御行动”。
2024年1月美英对胡塞武装发动空袭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当场拆穿其逻辑矛盾:“
一边主张防止冲突外溢,一边又火上浇油挑起军事对抗
,这更是自相矛盾,不负责任的。”
红海危机更是典型例证,美方始终拒绝承认红海动荡本质是加沙冲突的外溢。
甩锅背后的霸权逻辑
美国的甩锅行为绝非偶然策略,而是深植于其政治基因。
今年4月,当美国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实施301调查最终措施时,
中国商务部一针见血定义其本质
:“典型的非市场做法,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色彩”。
这种“甩锅主义”在美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从1832年霍乱疫情归咎爱尔兰移民,到2020年将新冠疫情污名化为“中国病毒”,寻找替罪羊已成美国应对危机的标准动作。
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国政府“有限权力,有限责任”的本质从未改变,这种制度设计为政客甩锅提供了天然土壤。
地缘棋局中的真实代价
甩锅政治的代价正在具体的人道灾难中显现。
当美国6月12日在安理会指责他国时,也门民众正处于生死边缘——
1700万人面临严重营养不良
,且“如果缺乏持续援助,另有600万人可能陷入紧急级别的粮食不安全”。
胡塞武装扣押联合国工作人员的行为虽遭中方明确反对,但解决危机的钥匙仍在加沙。
耿爽在会议上一语道破关键:“
当前红海的紧张局势是加沙冲突外溢影响的表现之一
,没有加沙的永久停火,红海的动荡难以真正平息。”
美式甩锅的代价同样体现在经济领域,美国对中国海事领域发起301调查后,专家测算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将如多米诺骨牌般传导。
若航运公司减少30%挂靠频次,
海运价格可能飙升43%-71%
。这些成本最终将由美国消费者承担,加剧其本已严峻的通胀危机。
更危险的是军事对抗风险,美国一边在安理会指责朝鲜,一边向半岛派遣战略核潜艇——这是
40多年来首次出现的战略核威慑力量
,这种刺激地区神经的举动,与所谓“防御性演习”的自我辩护形成鲜明反差。
国际社会的觉醒时刻
面对美式甩锅政治,
新兴力量开始掌握话语主动权
,去年11月中国担任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期间,美国曾试图通过提出混淆是非的决议草案“夹带私货”,结果遭中方有力回击。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强调:“中国不为当前的加沙局面‘背锅’。”
在加沙问题上,国际社会的态度愈发清晰,今年联大关于巴以冲突停火的决议获得
120票赞成,仅14国反对
的压倒性结果,与美方在安理会的孤立形成鲜明对比。
全球民意正在用投票表达对单边主义的唾弃,耿爽在6月12日会议结束时留下意味深长的提醒,联合国即将召开紧急特别联大审议巴勒斯坦问题。
“大家可以通过观察美国在这次会议上的表现,来判断美国是否真的具有建设性和负责任的态度。”这既是给美国的机会,也是国际社会觉醒的测试。
会议结束时,耿爽留下意味深长的提醒,联合国即将召开紧急特别联大审议巴勒斯坦问题,“
大家可以通过观察美国在这次会议上的表现
,来判断美国是否真的具有建设性和负责任的态度。”
当也门的饥荒随红海危机加深,当加沙废墟下的平民等待第七次被否决的停火,
国际社会正在看清
:美国一边放任盟友制造人道灾难,一边将责任甩向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的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