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乘坐HU7359航班从贵阳飞往兰州时,飞机舱门快关的时候,空乘人员突然表示先别关舱门,因为有两个乘客上错了飞机。随后,机上广播通知所有乘客核对是否拿错登机牌。张先生回忆起这一幕仍觉得不可思议。
张先生乘坐的是海南航空的航班,而那两名坐错飞机的乘客原本是要乘坐春秋航空的航班,目的地都是兰州。登机时,两个航班的登机口相邻。张先生说,那两名旅客下飞机后,他们也没有重新安检,舱门关闭后就起飞了。
查询相关平台显示,HU7359航班原计划于7月7日10点20分从贵阳龙洞堡机场起飞,实际起飞时间为10点43分,并于12点34分抵达兰州机场。而春秋航空同航线的9C6122次航班,计划于7月7日11点15分起飞,实际起飞时间为11点27分,已于13点23分抵达兰州机场。从起飞时间来看,两个航班的原计划起飞时间相差近一个小时。登机口方面,海南航空HU7359航班的登机口为302,春秋航空9C6122次航班的登机口为301,与张先生所说的情况一致。
按照常理,登机环节主要包括值机、安检、候机、登机等流程。航班开始登机时,工作人员会在登机口检票,出示登机牌,核对信息后进入登机通道。然而,这次事件暴露出登机环节存在流程漏洞。海南航空的工作人员表示,HU7359次航班是受天气影响才有延误。某航空业内人士称,坐错飞机的情况还是很少见。
北京泽亨律师事务所律师胡磊表示,按照《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乘客登机时必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和登机牌,且要确保人、证、票一致。登机口工作人员没做好“人、证、牌”三重核对,没能通过扫描登机牌、核对证件、人脸识别等方式确保乘客对应正确航班。在法律责任方面,航空公司要承担管理责任,违反了身份核验义务,可能被处以警告或罚款。同时,这次事件导致航班延误,若因航空公司流程失误引发,乘客可依据《民法典》主张赔偿合理损失。
对于乘客来说,如果是因自身疏忽误拿他人登机牌,虽不构成故意违法,但需配合航空公司纠正错误,若因过失导致航班延误,可能要承担部分赔偿责任;要是故意使用他人证件或登机牌,就违反了相关规定,民航安检机构会报告公安机关,乘客可能面临行政拘留、罚款,甚至被列入失信名单限制乘机。这次事件反映出航空公司在登机环节的流程漏洞,需要通过技术升级、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辅助等来完善解决。乘客遇到类似情况,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同时配合航空公司完成安全检查,共同保障航空运输的安全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