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方早就在歌里面沉沉地唱过,“人说情歌总是老的好,走遍天涯海角忘不了。 ”我说一座城也是老的好,老城厚重、慢调、有历经沧桑的从容,随便一座建筑,一条街,哪怕是一块砖、一碗面都有故事。很多旅行爱好者不喜欢现代化城市的千篇一律,几乎走到哪都能见到的商业广场,快餐不是盖浇饭就是汉堡包,相似的街道,相似的公交车,城市虽有活力,却没有灵魂。所以很多人喜欢老城市的治愈,寻到一所老房子,淘到一家苍蝇小馆,跟本地人挤在路边小摊子上吃早点,听他们带着方言聊天,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老城的味道让人怀念。
在黑龙江能称为老城的,齐齐哈尔算一座,这座清朝康熙年间为抵御外敌而修建的城,至今已经300多年历史了。城墙塌了又建,建了又塌,保留下来的老砖已经不多了。如果你来到齐齐哈尔,除了扎龙的丹顶鹤和烤肉BBQ,我更想推荐你在老城里转一转。去拍拍龙沙公园的空中全貌,去看看清末藏书楼、东北讲武堂和卜奎清真寺,去拍拍全国独一无二的老火车站……这些多元化的元素有清朝时期的,也有异国风情的,还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业风,恰恰展示了齐齐哈尔300多年走过的历史岁月,看过之后,也许你会更深入的地读懂这座城,爱上这座城。
01
齐齐哈尔火车站
红色印记
齐齐哈尔目前投入使用的有两座火车站,一个叫齐齐哈尔站,一个叫齐齐哈尔南站。南站是新站,在2015年才正式运营,高铁列车主要走南站。我们今天要介绍的齐齐哈尔站在老城区铁锋区,经过站前街,远远就能看到街边两栋大楼。面向它左手边的是1936年建成的老楼,是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右手边新一些的是1979年后建的。车站的结构设计和标识在全国火车站里都是颇有特点的,来齐市的游客必会在此拍照留念。
齐齐哈尔的老人大多听说过这座车站的故事,它是民国时期由中国人设计,日本人修建并使用的。设计师故意把大楼的形状设计成中国的“中”字,以此来表达爱国情怀。整栋楼地上四层地下一层,一共五层,除了作为火车站候车大厅外,还有行政办公和旅馆功能区。在当时只有日本人和高官贵族可以住,所以被称为“北满第一火车站”。溥仪在巡查北方城市停留在齐市时,就住在车站四层的旅店房间里。
小时候看过一部情景喜剧《候车室的故事》,就是在齐齐哈尔火车站取的景。很多人至今记得那部情景剧,特意来齐齐哈尔打卡火车站。这座车站除造型上的特点外,还有一个特别醒目的红色标语,是新中国成立后立在楼顶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思想万岁。十四个大字如今依然在,远远看去醒目庄严,深深刻着那个时代的印记。网友说看这标语一下有了共和国长子的霸气。
02
龙沙公园
几代人的回忆
龙沙公园可以说是黑龙江最早最著名的公园了,它于清朝光绪年间修建,比火车站还要早三十年。龙沙公园在几代齐齐哈尔人的心里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 一个习惯性的存在,冬天在劳动湖的冰面上滑冰,春节的时候来看冰灯,后来有了旋转木马等游乐设施,孩子们更是来得勤了,你问谁,几乎都是在龙沙公园玩大的。
龙沙公园还有个大有来头的景区叫做望江亭,别看是座山顶草亭,却是按照故宫的建筑结构建造的。本来它也不叫望江亭,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等几位领导来齐市视察,一起登上了望江亭。登高望远,看见嫩江的江水碧波荡漾,顿觉神清气爽。朱总司令一时兴起亲笔写了“望江亭”三个大字,被工作人员刻了牌匾。这座草亭从此名声大震,来到龙沙公园的人都要登上望江亭,站在国家领导人站过的地方,体验那种指点江山的感觉。
出了龙沙公园大门,有一条网红街——龙沙夜市,这在当地也是家喻户晓的存在,是齐市夜间烟火气最盛的地方。黑龙江的夜来得早,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就有小摊陆续营业了,到了七八点钟,用人声鼎沸四个字来形容绝对不夸张。齐齐哈尔芭比Q的主场,铁板美食特别多,烤毛肚、烤鱿鱼,烤生蚝,烤毛蛋……万物皆可烤,蘸料都是各家秘制的,哪家好吃您得自己挑。有家臭豆腐特别火,每天排得看不见队尾,来晚了真的买不到。除了小吃,零食、生活用品、文创品也有,不仅游客喜欢逛,当地居民也把逛夜市当成一种餐后娱乐活动。一入夜,齐市的居民一半在夜市摆地摊,一半在夜市逛地摊,央视财经频道曾经报道过龙沙夜市全民创业的盛况。
03
公立图书馆
清代藏书楼
清朝时期几乎各省都建有自己的藏书楼,像宁波、山东、北京的圆明园等地的藏书楼都很知名。 到齐市旅行,也可以寻一寻这座老城遗留下来的清代藏书楼遗址。
如今的清代藏书楼已是一片建筑群遗址,只剩下斑驳的木窗和外墙。 在藏书楼旁边,是一座教会风格的二层小楼。当地老人说这里曾经是某位军阀的千金居住的地方,所以叫做“小姐楼 ”,这称呼就沿袭至今了。
这里说是藏书楼,其实是一排排老式的平房,共有14栋,占地2600多平,在民国期间是除南京外全国第二大公共图书馆,也是黑龙江第一个公立图书馆。能够想象出百年前它也是个文化气息浓郁的地方,不然军阀也不会让女儿住在图书馆旁边。如今藏书楼的四周依然是高等学府所在的地方,被张雪峰老师带火的齐齐哈尔大学就坐落在它旁边,或许有一天这座百年历史的藏书楼能重现旧时模样。
04
只剩个地名的解放门
康熙年间,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在初建齐齐哈尔城的时候,墙围和门楼采用的木质结构,到清朝光绪年间早就破败了,于是朝廷拨款对原城墙进行修缮,重新用砖修建了城墙和4个城门,并命名为:南曰迎恩,北曰怀远,东曰承辉,西曰平定,南边的迎恩门就是解放门的前身,是为了纪念齐齐哈尔市解放而将迎恩门改成解放门。
可惜,这四座城门都没能保存下来。现在的老人们回忆,解放门以内为内城, 门外叫南大街,当年的南大街商铺林立,每天人山人海的。如今在解放门广场复建了一座灰色城门,进入门内也按当时的情况复建了一条仿古商业街。去齐市旅行的朋友,不妨去解放街感受几百年来生生不息的烟火气息。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今日话题
Topic
讲了这么多对齐齐哈尔的故事感兴趣吗?你还知道这座城有哪些旧事?
往期精选
五一亲子游 | 孩子眼中的黑龙江是啥样
青春没有售价 五一哈尔滨度假
五一假期来大庆:小众不冷门,本地人告诉你怎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