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5日,以“人类学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的第22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本届论坛由广西民族大学和人类学高级论坛联合主办,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承办,得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民族教育研究》、《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社会科学》、《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沿海企业与科技》、《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传承》10家期刊的支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台湾阳明交通大学、贵州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和广西民族大学等10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学生代表与会。
广西民族大学校长谢尚果教授,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荣誉主席、广西民族大学徐杰舜教授,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北京大学王明珂教授,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团主席、贵州民族大学范可教授,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台湾阳明交通大学简美玲教授,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团主席、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团2023年执行主席、中山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周大鸣教授线上参加论坛。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吕俊彪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开幕仪式上,谢尚果校长表示,广西民族大学作为发起单位之一承办了第一届人类学高级论坛,见证了我国第一个人类学民间学术平台的诞生,学校高度重视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建设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中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和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是民族学、人类学学者交流思想、研究学术的重要阵地。学校人类学融合民族学、历史学等学科,构建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在非遗传承保护、民族团结教育、中国南方与东南亚人类学研究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凝聚集体智慧,深入研讨交流,发挥专业优势,贡献真知灼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徐杰舜教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到来并祝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成立20周年,预祝此次人类学高级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主题发言环节,王明珂以“对农村再生的历史和人类学反思”为题,从农村为何需要再生或振兴展开阐述。彭兆荣以“论乡村振兴中‘道法自然’的中式博物智慧”为题,指出乡村振兴要在守正创新中找到平衡,坚持“天人合一”为基础的道法自然的博物智慧。范可以“道德经济——中国式现代化之不可或缺”为题,强调道德价值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出道德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在于必须惠及每一个个体。周大鸣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传承中华文明的内涵与价值研究”为题,从人类学与中国式现代化等方面展开阐述。赵旭东以“基于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走向”为题,指出中华文明要以多元一体的文化包容性融入世界发展,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走向和认同归属。张小军认为,复杂系统的人类学将成为人类学理论研究的新方向,对人类学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简美玲探讨了马来西亚槟城浮罗山背客家人及周边族群与环境的关系。李菲以“兰花烟”为案例,探讨全球、国家与地方互动关系中,西南少数族群生态-族群身份塑造的多重动力。杜树海认为,前现代东南亚政治体格局强调整体和等级,民族国家体系则注重独立、自主和平等。
本次论坛为期一天半,除了3场主题演讲外,还在江村论坛、亦缘论坛、行健论坛、紫金论坛和相思湖论坛5个分论坛上,围绕“人类学与乡村振兴”“人类学与人的现代化”“人类学与区域国别研究”和“文旅融合与民族地区发展”等议题展开10场学术研讨。
据悉,第23届人类学高级论坛将由云南民族大学主办,会议主题:边疆与中国学术,时间:2024年10月18~20日。
【来源】综合广西民族大学大学生通讯社新闻稿,推文有修改。
人类学乾坤
主编:徐杰舜、彭兆荣、徐新建
编辑:小鵬友
制版:宁城子
终审:徐杰舜
悅
[1]【20161217·人类学】人类学乾坤·2016年目录
[2]【2017220】人类学乾坤丨2017年推文·总目录
[3]【2018128】人类学乾坤丨2018年推文·总目录
[4]【20191231】人类学乾坤丨2019年推文·总目录
[5]201231人类学乾坤丨2020年推文总目录
[6]211231人类学乾坤丨2021年推文总目录
人类学高级论坛丨2022年人类学书单
叶舒宪丨“地方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