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过度检查逼走企业?官方回应 执法争议引发关注!近日,深圳一家企业在网上爆料称,在通过招商引资入驻坪山区坑梓街道后,遭遇了辖区执法部门危化品事件处置不合法及频繁检查等问题,引发关注。坪山区位于深圳东北部,坑梓街道在该区综合实力名列前茅,曾连续两年登上“深圳营商环境评选十强街道”榜单,并入围研究机构赛迪发布的“2024全国活力街道500强”。坪山区探索实施的“工贸企业领域‘综合查一次’”监管改革还入选了“2024年深圳区级营商环境建设十大优秀案例”。
据了解,这家企业因招商入驻该街道仅两个半月后便搬离至其他区,背后原因较为复杂。7月2日,南方+采访了涉事双方,还原了事件概貌。
据新浪微博账号“静芯看世界”及普利司德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材料显示,2025年4月24日,企业员工陪同坑梓街道应急部门检查时,在厂房小房间发现疑似水性化合物物料,部分鉴定为危化品,并主动上报。但应急人员未做溯源调查,仅凭物料位置认定归企业所有,要求员工签署认定文件,并在员工下班后委托第三方进行样本抽检。次日,坪山区应急部门判定普利司德担责。三天后,企业又发现约10多吨化合物物料,称疑似前任租户遗留,上报后被拖走。此次应急办没有要求独立送检而是要求企业与前租户共检,与此前方式不一致。企业方称,第一批危化品在24日晚送检后失踪,难以复检,且应急人员是物料失踪前最后接触者。企业表示可提供证据表明前租户管理混乱、存在遗留物品问题。另据爆料人许某某证实上述内容,并表示应急部门后续多次检查并要求整改。
工商信息显示,普利司德于2024年7月15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刘水长,控股股东为四川普利司德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主要生产新能源动力电池包裹膜等领域产品,注册地址原在坪山区坑梓街道,2025年6月13日迁至宝安区沙井街道。2024年,普利司德作为坪山坑梓招商引资项目从惠州迁入,完成厂房协议签署、可行性报告评审后,投入近2000万元进行装修调试。企业称,危化物责任认定过程及相关过度检查与其招商时承诺的服务型政府理念相悖,此后平均每两到三天公司就遭受一次突击检查,严重干扰正常经营与调试投产,最终决定搬迁厂房至他处,造成约1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150余员工因不愿随迁被迫辞职,在坑梓街道前后时间只有两个半月。公司负责人在给辖区领导的一封信中称,此次争议事件充分暴露了老旧厂房租赁管理漏洞以及执法灵活性不足等问题。
普利司德曝光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巨某科技王某某也反映称,其公司在坑梓街道办厂十年(截至2024年),也面临执法部门过度执法,每年各部门检查超100次。但巨牛科技在爆料微博评论中回应,称爆料方关于自身的说法是“甩锅”,强调公司历史合规记录良好。
目前,涉事企业仍在等待相关部门的回应与处理结果。坪山区坑梓街道办事处7月2日向南方+做了详细回复。针对执法频率问题,坑梓街道办表示,2025年4月期间,针对普利司德只有23日的初次指导服务和24日的专项执法检查,不存在频繁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问题。关于执法程序合法性,坑梓街道办表示,现场负责人卢某某在现场称重情况清单上签字并注明“以上14种化学品为惠州普利司德搬厂周转物料,我司未涉及以上化学品使用”,执法人员不存在“要求签署不实文件”等问题。在收集证据时,执法人员委托第三方抽样机构进行抽样取证时,卢女士离开且未安排其他人员对接。之后,相关文书均依法留置送达。整个执法过程程序合法合规。关于物料归属认定问题,坑梓街道办表示,普利司德现场负责人卢某某承认是惠州普利司德公司转运而来。前租户已与出租方、普利司德三方对现场进行了核查,确认退租时厂房内的物品已全部清运,相关区域已完成权属移交。并且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普利司德作为生产经营主体和场所管理方负有法定监管义务,需对所有存放于其场所的物品尽到妥善保管、安全保障、合理审查义务。案涉物品经深圳海关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鉴定,部分属于危化品,被查获于非专用仓库,普利司德需承担“未按规定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责任,这与物品归属无关。关于危化品未封存就失踪的问题,坑梓街道办表示,街道应急办已完成对疑似危险化学品的抽样取证工作,相关证据已依法固定。执法人员经综合判断,认为无需采取查封、扣押上述物品的措施。2025年4月25日上午,公安机关因疑似危险化学品遗失,已介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