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8月19日,仙宾礁和仁爱礁附近海域再度出现紧张局势。依据中国海警局的官方通报,此次紧张态势完全是由菲律宾单方面挑起的。菲律宾4410号和4411号海警船在未经中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非法进入中国南沙群岛仙宾礁邻近海域,导致中国海警依法对其船只采取管控措施。菲方船只无视中方多次严正警告,以不专业和危险的方式,故意冲撞中方正在进行正常维权执法的海警船,导致擦碰事件的发生。此后,菲海警船在仙宾礁邻近海域受阻后,依然无视中方反复警告和航路管制,再次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仁爱礁附近海域。
根据我国海警发布的信息,菲律宾的4410号海警船在试图强行进入我国仙宾礁后,被中国海警成功拦截。然而,菲律宾方面并未因此停止其行动,而是改变航向,径直驶向我国仁爱礁海域,表现出不顾后果的态度。此前,中国和菲律宾就仁爱礁的现状达成了临时协议,但近期有消息称,菲律宾正在重新评估该协议的可行性。果然,不久之后,菲律宾采取了这一危险的行动。
菲律宾方面宣称某区域是其“领土”,试图非法滞留仙宾礁内的水域,并计划在仙宾礁复制仁爱礁的坐滩经验,以建立军事据点。在仙宾礁海域未能获利后,菲律宾海警船转向仁爱礁附近水域。中国海警严格依照法律,对菲律宾肇事船只采取了必要的管控措施,拦截了菲律宾海警船,寸步不让,毫不退缩。
菲律宾的这次挑衅行为不仅未能实现其预期目标,反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菲律宾媒体报道,菲4411号艇的右舷被撞出一个直径约1.1米的大洞,4410号艇的左舷也被撞出一个直径近1米的大洞,辅机舱遭严重结构性损坏,13根船舷立柱受损。菲律宾海警的此次挑衅行动,显然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策划、有明确目标的行为。这一行动的背后,与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以及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调整密切相关。
近日,两艘菲律宾海警船在仙宾礁的行动引发关注。这两艘44米级巡逻船由日本为菲律宾建造,可能因为认为日本制造的巡逻船更加坚固,因此在行动中与中国海警船发生碰撞。值得注意的是,从中国海警发布的信息来看,19日清晨6点左右,菲律宾4410号海警船前往仁爱礁附近进行挑衅行为,再次遭到中国海警的拦截驱离。然而,菲律宾4411号海警船并未参与此次行动,据推测,这可能是因为在之前的碰撞中受到严重损害,无法再进行类似的挑衅行为。
不仅如此,美国驻菲律宾大使卡尔森更是与其呼应,其言辞混乱无理,声称华盛顿与菲律宾站在一起,并对我方海警的正当执法行动提出无端指责。白宫也发布声明,试图混淆视听,与菲律宾联合,颠倒黑白,这种言行实在荒谬。我方对此立即公布了现场视频画面,使得美、菲之间的虚假论调不攻自破。我方在执法过程中完全正当、克制、合法,对于美、菲的无理指责,我方予以坚决反对。
此外,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官员在上海展开会晤。根据美国财政部的一位发言人透露,美中金融工作组会议于8月15日和16日举行,讨论的主要议题涵盖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事务以及资本市场管理等。美方代表团由财政部、美联储以及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成员组成。出席会议的美方人员包括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梁内利,她曾在美联储工作,专长于金融稳定领域。
为了向中方展示诚意,美国总统拜登在美方代表团启程前采取了实际行动。美国五角大楼决定将一家中方激光雷达制造商从美方的“中国军方关联企业黑名单”中移除。拜登此举意在明确传达美方开始纠正对中资企业歧视性政策的信号。未来,如果中美合作进一步加深,美方将为中方提供一个公平、公正、无歧视的良好营商环境,为中美经贸合作的各个领域创造积极的氛围。
自2018年美国发起贸易竞争以来,美方频繁对中国采取压制措施,涉及多个领域。这不仅导致中美关系持续恶化,也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此外,美国通过战略施压,甚至干涉中国内政和主权问题,挑衅行为引发了中方的强烈不满。近年来,中美之间的沟通渠道不断减少,致使两国关系更加动荡。若能释放善意、增进中美沟通,对于国际局势将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