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让学习成为一种信仰 !
湖南岳阳平江县是辣条的起源地。
在全国千余家辣条企业中,平江人创办的企业占90%。当地流行一句话:“平江人,平江魂,卖辣条当人上人。”
20多年来,辣条上演了造富神话,北派“辣条一哥”卫龙拟上市,南派麻辣王子成了长沙扛把子。但财富背后,辣条身上难以撕掉的“垃圾食品”标签,成了平江人心中的痛。
小编|璞羽
隶属|我爱学习俱乐部编辑部
说到辣条,除了大家熟知的卫龙之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品牌就是——麻辣王子。
“全世界只有一个王子,那就是麻辣王子”、“我爱辣条,我爱麻辣王子”......在社交媒体上,每天都有忠实粉丝分享着对麻辣王子的喜爱。
作为来自辣条发源地湖南平江的老牌辣条企业,麻辣王子近几年通过打造品牌,积极破圈,不仅扩大了品牌声量,在线上线下都取得了不俗的销售成绩。
据了解,麻辣王子近三年销售额复合增长率112%,增速远超行业,其电商主推单品链接在天猫二级类目中交易量长期排名第一。
那么,在各大食品快消品牌月月推新、折扣不断的大环境下,一个只有一款单品,靠一包辣条打天下、坚持不打折不促销的品牌是如何保持强势增长的?
-1-
辣条原产地
离长沙市100多公里的平江县,成了近年来不少游客的新打卡胜地。这里分布着100多家辣条企业。
街边,黄色的辣条广告牌上,赫然印着大红色的“长沙辣条扛把子”。超市里,各种辣条品牌能摆满一整面墙。站在辣条厂几十米外,辣条的香味扑鼻而来,一辆辆满载辣条的大货车缓缓驶出。
走进辣条生产车间,和之前想象的不同,是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化生产线:工人们统一着白色工作服,有的推着车子往返运输调制好的辣条,有的正忙着打包、装袋,“消灭”案板上红彤彤的辣条堆成的小山。
每天,他们要脱掉鞋子、外套,换上工作服、鞋套,戴上工作帽,经过风淋室的两次除尘,才能进入辣条生产车间。
在参观者走廊上,麻辣王子创始人张玉东讲起辣条制作的各环节:面粉原料,经过机器高温挤压熟化,长条被自动切割,之后传输到不同的拌料机,调制出很麻很辣、微麻微辣两种口味。
看着好奇的参观者对着车间里穿着白色工作服、带着手套的工人们和桌上堆积的辣条山狂拍照,他淡定强调:一年365天,随时都可以来参观。
张玉东,平江县三市镇人,他的命运是被辣条改变的。
20多年前,他从部队退伍回到家乡,养过猪,卖过茶叶,生意失败,欠下了上百万元的债。进入辣条行业没几年,他还清了债务。
然而,他始终被辣条的名声所累。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里,辣条是见不得人的生意。早前,辣条生产门槛低,没有正规的制作标准,不少小作坊生产环境脏乱差,产品添加剂突破天际,包装花花绿绿简单粗暴。
2005年开始,央视相继曝光辣条生产的地下黑作坊,人们将辣条与垃圾食品划上了等号。
辣条本是平江人的骄傲。
1998年,湖南省遭遇特大洪水灾害,农产品受损严重,大豆原料由7毛钱一斤长至一块六一斤,平江传统酱干产业遭遇打击,市场低迷。
这一年,做生意失败、遇到坎的三个平江县三市镇人钟庆元、李猛能、邱平凑在了一起,琢磨着做点事情,养家糊口。
三人走访市场,发现面粉原料便宜,于是花100多元买了台做米线的机子,研究了半年,捣鼓出了麻辣面筋。
产品一经推出,大受市场欢迎,迅速占领酱干市场,酱干企业纷纷转做面筋食品。
几经辗转,经过不断调试,面筋有了不同口味,因地域不同,这一发明被人们称为麻辣、面筋、辣条等,还形成了南麻辣北偏甜两大江湖门派。
辣条畅销市场,想做“人上人”的平江人却发现,辣条的名声越来越差了。
厂里的工人不敢说自己做辣条,儿女觉得做辣条是不光彩的事情。即便从事正规的辣条生产,但每逢遇到外人问起职业,当地人多以“做熟食生意的”敷衍过去。
平江人觉得辣条生意不体面,这样的日子没有尊严,他们想光明正大地做辣条生意。
-2-
辣条的逆袭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辣条不再是“妈见打”的垃圾食品,而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零食。在辣条公司工作20多年的李满良表示,以前回家给人家送辣条觉得不好意思,现在回家不带辣条回去反而觉得不好意思。
这一切转变的背后都与平江辣条产业的健康升级息息相关。
张玉东是麻辣王子品牌创始人,早年做茶叶,在2000年进入辣条行业。那个年代,辣条行业野蛮生长,辣条供不应求。
“那个时候每年挣上千万,但是内心没有成就感、价值感。”张玉东说,“出去开会,别人问我做什么的,我都不好意思说我做辣条的。”
张玉东觉得辣条行业的从业者、消费者都必须谋求改变,以赢得社会尊重。
2005年,中央电视台曝光了平江县一家食品厂使用违禁添加剂富马酸二甲酯(俗称霉克星)。2007年,国家质监总局将平江县列为全国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县。
“没有统一标准,该加什么、不该加什么都没有明确的说法。”张玉东介绍,为了行业的长远发展,平江县的面筋企业自发进行了规范化运营尝试。2007年,他们以平江县食品行业协会的名义联合申报面筋行业的地方标准,最后与湖南省标委签订了《湖南省地方标准(湘味面粉熟食)》。
在此基础上,标准不断修订完善。到了2012年,面筋食品行业标准进一步升级,重新修订为《湖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湘式挤压糕点)》。辣条行业由私营业主自主创造而来,自发性组成的行业协会及标准,对整个行业的规范化运营,起到了很强的约束作用。
“一家一家谈,不知道开了多少会,争吵了多少次。”据张玉东回忆,标准一旦提升,就意味着企业要在安全生产方面投入更多成本,提升机器设备,要想说服更多企业遵守这一标准并不容易。
趁着行业大整改、大洗牌之际,麻辣王子破釜沉舟,淘汰大部分产品,2013年,张玉东率先淘汰价值几个亿的一元辣条产品,生产卫生健康的产品,重新定位辣条。
2014年,玉峰投资3000多万元成立行业首家健康面筋零食研发中心,“全谷物健康面筋”研发成果经全国健康教育首席专家殷大奎等9位专家鉴定为安全,健康,营养,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2017年,更是成为辣条企业里唯一一个建10万级的GMP车间来生产辣条的企业,而这已经达到了生产医用注射剂的常见标准。
2019年315晚会曝光辣条之脏,辣条行业大地震,麻辣王子表现出色,及时发声:不是所有的辣条都是“虾扯蛋”!直播连线车间生产并广泛邀请代表入厂参观,成功扭转了大众对辣条行业的质疑。事件过后,麻辣王子销量不降反升。
化危机为转机,都是因为其自身品质过硬。多措并举,辣条成功撕掉了低端食品、垃圾食品的标签,以麻辣王子为首的辣条产品成为高端、健康零食的代名词。
此外,平江的旺辉食品还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形成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并在企业建立研发检测中心、专家服务示范基地,助力辣条产业发展。
除了硬件,平江辣条还通过文化、品牌等频频“出圈”,让广大消费者重新认识辣条。
“国际麻辣王争霸赛”“辣条专业班”“辣条博物馆”不断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全民热议,让消费者深入了解辣条的原料、工艺和文化。
去年,因原材料价格上涨,麻辣王子主推产品110克袋装麻辣王子辣条和550克盒装麻辣王子分别涨价1元、5元,即涨幅达16%和20%,但销量依然持续上涨,受到消费者认可。
近期,麻辣王子还在婚庆市场大受欢迎,原定100场的婚礼计划,累计收到500多对新人报名,他们把麻辣王子当做婚桌零食、伴手礼、拦门道具,并表示,辣条进入婚庆既新颖又好玩,符合年轻人的喜好。
辣条行业的一次次出圈营销,让辣条撕掉低端标签,实现产业蝶变。
-3-
一根辣条,创造百亿产值
一根辣条,能创造出近600亿产值,不只是因为生产企业众多,也不全是品牌营销之功。
归根到底,还与辣条的情绪价值密切相关。
很多时候,年轻消费者把吃零食当做生活的“甜蜜时光”,吃零食的时候,可以社交,可以放松情绪。而吃过辣条的消费者,都会有一种感觉——一旦撕开一包,不吃完根本停不下来。
是你太“贪嘴”吗?并不是。生产乐事薯片的菲多利公司首席科学家林义山研究表明,人可以一两天不吃甜食,但绝对不可以一天不吃盐,“盐所引发的‘无意识进食’,也是薯片公司赚钱的秘诀之一”。
其次,甜味让人保持心情愉悦,咸味有助于抵御焦虑和悲观情绪。辣条,既有甜味,也有咸味,称得上是情绪抚慰“佳品”。
事实上,新冠疫情期间,辣条大火,即从侧面佐证了这一研究。应当说,辣条的这种情绪抚慰作用,为其年产值节节攀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辣条天然有市场需求,但有一个问题从其诞生最初,就已存在,且至今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阿喀琉斯之踵”,便是食品安全。
企业进入辣条行业,门槛极低,最大限度追求利润,加上没有提升品质的意识,经营不规范的现象长期存在,媒体多次予以曝光。
2005年底,央视报道了平江县一家食品厂使用违禁添加剂富马酸二甲酯(俗称霉克星),给辣条行业踩了一次“急刹车”。
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将平江列为全国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县,对辣条行业进行大整顿,展开地毯式检查。
此后,平江食品行业协会自筹资金,邀请行业专家研究,申报了面筋行业地方标准,最终与湖南省标委签订了湖南省地方标准《湘味面粉熟食》。
2019年,央视3·15晚会节目曝出辣条生产车间脏乱差等乱象,对整个辣条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辣条无法摆脱的还有产品标准问题。一个细节是,2018年5月开始,卫龙的辣条产品多次被浙江、贵阳、山西、湖北等省份的市场监督管理局、食药监局“点名”,原因是卫龙相关食品中添加了山梨酸及其钾盐和脱氢乙酸及其钠盐防腐剂。
被湖北省食药监部门点名时,卫龙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卫龙产品生产系遵照河南省地方标准,“合法合规”。
令人尴尬的是,当时,多数辣条企业执行所在地的现行地方标准,但各地标准没有统一,国家标准又没有正式确立,本省产品销往外省,难免违背外省食品产品标准。
2019年12月10日,辣条“国标”终于出台。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明确表示对“辣条”类食品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严格食品生产规范和设施条件管理,还要求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倡导辣条减盐减油减糖。
不得不说,“国标”的倡导,高度契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95后戒油戒糖,00后吃上代餐,他们“要健康也要爽”,辣条企业要想赢得未来,只能顺势而为。
图片来自网络 所有权归原作者(侵删)
【预言】微信究竟会不会被取代?【TA】进两次监狱,两次名校被拒收,被诬陷杀人,与天“斗”却赢了半颗棋子 【TA】负债48亿,追债人办公室随地大小便,从决定自杀到起死回生的八年 【思】合伙人,合的不是钱,而是人品 【思】人对了企业就对了“我请你来不是让你证明我错了,而是如何快速达成目标!
【惊】商界“暴君”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悟】25岁成联想接班人,27岁被柳传志送进监狱,草莽英雄终成房地产大佬!
【悟】“死于25岁,葬于75岁”,你的人生也会是这样的吗?
【新】比海底捞的服务更“毒”,可以毫无理由退货,这家超市被星巴克称为“价格警察”
【悟】30岁丧夫,36岁南下打工,放弃8000万年薪,董明珠为格力耗尽一生,图的啥?
【思】市值1万亿!他18岁被迫创业,曾多次破产、遭背叛,如今收入是BAT总和,缔造世界神话!
【醒】从卖血度日到身家650亿,红牛之父是如何逆袭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