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9岁的王女士在上海邂逅婚姻介绍服务有限公司消费约20万元购买婚介服务,但合同未履行完毕,公司已搬离,退款也成了难事。
王女士提供的合同显示,邂逅公司提供为期一年的婚介服务,匹配对象为14人。补充协议则约定了“结婚返款”,两年内若与公司推荐人选成功登记结婚,公司愿意赠与王女士的服务费定额80%作为贺礼。王女士觉得虽然合同总金额高,但达成“婚返”条件后实际只需支出4万元,可以接受。
之后,王女士陆续与10位男子见面,均无进一步进展。2025年6月,她得知邂逅公司原址已人去楼空,联系相关负责人后被告知“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安排了团队继续服务”。王女士不接受该方案,提出退款,对方表示只能退17152元。
王女士向12345上海市民服务热线投诉。根据其提供的录音,12345答复:经市婚协介入调解,目前该婚介机构已停业,无人出面处理投诉,建议寻求其他解决途径。多次联络邂逅公司相关人员,电话始终无人接听。王女士表示准备去法院对邂逅公司提起诉讼。
王女士介绍,2024年11月,她在社交平台上浏览了一条相亲帖文后,收到一名自称是“小红书后台牵线红娘”的私信。出于“脱单”需求,她决定线下进一步了解。2024年11月23日,王女士来到邂逅公司位于徐汇区漕溪北路的门店,在销售人员约6小时的推荐后,当场签订了一份服务费用为200100元的婚姻介绍服务合同。在支付款项时,王女士用个人账户付款近12.6万元,另有7万多元通过各种名目的消费贷进行支付。
王女士称,销售人员不停地给她看成功案例,并渲染焦虑,说签“升级版”合同可以优惠,还承诺送额外的情感课。最终,她签订了合同及重点会员补充协议。此后,王女士陆续与10名男子见面,均无进一步进展。她回忆,机构红娘会事先给双方看彼此的材料,双方都觉得可以才会约在机构见面半小时。她陆续见了10名男子,其中4名男子在机构见面后,又与她在外面的咖啡馆分别聊了约1小时。只有两人在见面两次后还能保持联系,其他人态度敷衍,有的甚至直接把她删除。
2025年4月底,在王女士见完第10名男子后,机构红娘再未推荐合适人选。直到6月5日,她看到有人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段邂逅公司原办公地址已人去楼空的视频,才知道公司在4月底已经跑路。王女士随即联系销售人员,销售人员称自己已离职,并提供了其领导周先生的联系方式。之后,王女士从周先生处得知,“公司因为经营出现了问题,暂时没办法运营了。但是服务会继续履行,公司已经安排了团队继续服务。”
记者了解到,周先生声称的安排团队继续服务,是将王女士合同未履行完的部分交由其他婚介机构继续提供服务。新婚介机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只是出于同行帮忙把王女士“接”过来,无法重新签订合同或三方协议。王女士表示无法接受此方案,想要退款,被周先生告知他也无法联系到公司老板,仅能按照公司的退款制度给出17152元。这与王女士心中的预期退款金额相去甚远。
6月中旬,记者来到王女士签订合同的邂逅公司线下门店,此处已变更为一家律所。天眼查显示,上海邂逅婚姻介绍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7月,注册资本100万元。今年3月28日,该公司企业类型、投资人等信息发生变更,法定代表人由马海涛变更为方强。5月27日,公司注册地址也从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变更至上海市宝山区高逸路。据其他受害人披露,曾前往变更后的地址寻找邂逅公司,但没有找到。记者多次拨打合同上的邂逅公司联系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此外,该公司工商信息登记电话系空号。
对于王女士遇到的情况,北京中凯(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梁律师表示,针对婚介类消费纠纷,如消费者认为婚介机构的服务存在问题,在调解未果的情况下,可以机构提供的服务存在根本瑕疵为由向法院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机构退还款项。同时,由于商家关门无法提供服务,王女士可向法院争取协调退款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