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抢占市场,安徽宿州野生动物园也选择在五一期间试营业。而从宿州野生动物园里回来的游客们,不少都吐槽称去了个“假动物园”,花了一百多元门票,看到的野生动物寥寥无几,看到的却是泰迪、小香猪等常见宠物,甚至还有公鸡、母鸡等家禽。对此,动物园在网上公开道歉,解释称因为政策问题,大熊猫、大象等目前未能进入园区。(5月5日《常德晚报》)
野生动物园的本质特色在于“野”,各类动物、昆虫、鸟类生存于自然状态下,非人工驯养,让游客领略一种野性之美。然而,宿州野生动物园呈现给游客的野生动物寥寥无几,多是泰迪犬、小香猪等常见宠物,难道游人在城市小区里见到的还不够多吗?甚至还有大公鸡、老母鸡等家禽,难道我们在农村和农贸市场见到的还少吗?这样的野生动物园,如何让游客尤其是孩子增加见识?应该改名“宠物园”、“家禽园”才显得名符其实。据园方解释,因为政策问题,大熊猫、大象等野生动物未能如期进入园区。既然如此,用家养宠物与家禽来凑数与“撑场”,以忽悠老百姓的钱包,就显得非常不厚道了。
实际上,野生动物园充斥着泰迪犬和老母鸡,再次揭开动物园滥竽充数的冰山一角。近年来,总有动物园被爆许多动物名不符实。比如在河南某地一动物园,非洲小狮子的笼子装的是小藏獒,“狮子”竟发出狗的叫声;一个标注为狼的展馆却是一条狗;标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的圈里,展出的是几只狐狸一样的动物;蛇笼里装的是两只硕大的海老鼠……惹得网友连连惊呼:难道动物界也玩起了COSPLAY?对此,动物园方面的说法是,那些“缺席”的动物是外出“交流”了,换言之,被其他动物园借出去了。然而,借动物之举,是否从反面印证了动物数量不足以支撑动物园运转,早已是一种常态?
有网友的说法无疑比较中肯:“靠宠物不仅撑不起动物园的场面,还可能砸了场子,毕竟游客不是那么好忽悠的。”相信经过媒体这么一曝光,宿州野生动物园的道歉再有多么诚实,日后再有多少猛禽猛兽安家于此,恐怕也吸引不了多少游客前来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毕竟,现在的野生动物园并不少见,此处不“野”,游客自有寻“野”之处。动物园的发展消耗比较大,需要较多资金支持,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保障,拿不出钱来增加动物、扩充规模、提升服务质量,还是谨慎投资为好,靠蒙靠骗来经营,注定难以长久下去。何况人们评价动物园,要看动物的珍稀程度、科普作用和动物保护功能等等呢?
有关部门在审批动物园建设时也应该谨慎。有媒体报道,全国90%的动物园都在亏损,主要原因就是投资巨大,上万头野生动物的吃喝拉撒,以及游客的体验和安全运营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建设盲目、业态雷同、资源过剩,致使游客新鲜感不强、客流不足,是导致亏损的另一根源。而动物园普遍亏损,不仅存在经营风险,还会导致动物的保育成问题,出现像前些年某地动物园饿死老虎之类的事件。宿州野生动物园刚开业就给人一种“假动物园”之感,就让人隐忧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