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穆斯林有禁酒令,当然这个和他们的宗教信仰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但是咖啡出现以来,在古兰经里面从来没有被明文禁止过,甚至咖啡在穆斯林中还渐渐替补上了其他麻药留下的缺口。慢慢的爪哇咖啡慢慢成了“伊斯兰教的酒”。
由于在伊斯兰教禁酒的条令执行是比盐湖城还要强烈,咖啡如此风靡,很快就惹怒了伊斯兰的高层。
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我们从宗教界第一次炮轰咖啡开始,这件事情发生在1511年,当时咖啡进入伊斯兰的世界还不到100年。圣城麦加的宗教学着对于喝咖啡这件事情恨之入骨,因为在他们眼里,人们喝咖啡不是为了熬夜做礼拜,而是单纯为了享受喝咖啡的乐趣,而引诱这些人每日喝咖啡的就是那些来自咖啡中的芳香,在他们眼里这是一种堕落。于是在那一年,一个叫贝格的领袖颁布了禁喝咖啡的饬令。
说起这个叫贝格的人,他为什么如此厌恶咖啡呢?难道真的是因为认为人们堕落了吗?其实并不是,因为有那么一天,他在经过咖啡馆的时候,发现了一些讽刺他的打油诗。他断定此类打油诗都是出自咖啡馆,所以贝格开始对咖啡十分厌恶。于是他就拍党羽四处搜寻,将搜寻出来的咖啡全部销毁,并颁布了相关禁喝法令。
但是这这一次的禁令并没有执行下去,其原因是贝格的上级是咖啡党,否决了贝格的禁令,于是咖啡馆也恢复的生机,当然为了安抚贝格,他要求咖啡店家必须“规矩一点”。
但是到了1535年,咖啡在麦加积累的恨意突然到达了一个爆发点,再加上一些传道者的火上浇油,反咖啡的抗议群众开始集结。他们在大街上喧闹,并烧毁了一间间咖啡馆。烧毁咖啡的香味四处弥漫,麦加的咖啡迷开始一涌而出,都来保护他们挚爱的咖啡。结果两方人马一触即发,大战就在伊斯兰的第一圣城正式开打。
冲突最后因政府公告确立咖啡的合法性而结束,和平重新降临,当然这些平和只是表面的,禁咖啡的势力并没有丧失斗志。
带了17世纪初期,那个时候穆斯林是在穆拉德四世的统治之下。穆拉德四世身边有一位类似我国古代宰相的职位,此职位由库普瑞利担任。这位宰相也总是疑神疑鬼,老觉得他的敌人会利用咖啡馆聚集密谋打击他。因为当时咖啡馆是知识分子聚集讨论时事的地方。
库普瑞利大宰相为了避免有人蓄意推翻政府,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地把咖啡列为了帝国的违禁品,持有、买卖、消费统统不准。
来感受一下他们出的相关法则:
凡违反饬令者,将受乱棍及身之刑;累犯则将缝入皮袋,沉入博斯普鲁斯海。
很严重,大致意思是如果你总是违反禁令,你将被扔进大海喂鱼,当然这种禁令执行情况也十分短暂。
慢慢地这些禁令销声匿迹。而咖啡也依旧一路不停的成了名利双收的生活必需品。现在几乎在欧洲的各个角落都能找到咖啡馆或者咖啡的影子,也逐渐形成了属于他们当地的咖啡文化,慢慢沉淀,成形,一直到今天,走向世界,并且和茶叶、可可并称世界三大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