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金想复苏 但年轻人不买账 市场故事难续!谈及铂金,卡地亚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19世纪至20世纪初,卡地亚首次将铂金用于珠宝设计,这一举动不仅在欧洲掀起流行风潮,还间接影响了全球审美。在中国,铂金一度被誉为“白金”,并在婚恋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近年来,随着黄金消费在年轻人中走红,铂金逐渐失去市场中心地位。从2016年到2024年,国内铂金珠宝需求从45吨降至12.75吨。但2025年,铂金价格因黄金价格波动而飙升,头部品牌的铂金报价甚至达到每克500元,比年初上涨了40%-50%。周大福、明牌、老凤祥等品牌纷纷重新推出铂金首饰,水贝市场的铂金柜台也再次热闹起来。
尽管如此,年轻人对铂金的认知度并不高。数据显示,Z世代消费者对铂金的认知不足30%。虽然2024年我国铂金首饰需求量同比增长0.8%,达到12.8吨,但这一增长在整体市场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例如,明牌珠宝的铂金饰品业务收入仅占总营收的0.58%。
铂金在保值率上远不如黄金,回收价格普遍低于270元/克,导致消费者购买后损失较大。此外,铂金与白银外观相似,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白银或金包银。社交平台上,许多年轻人表示买铂金不如买白银划算。
珠宝品牌面临销量和利润压力,纷纷寻找新的增长点。周大福在香港、上海等地开设的新形象店减少了黄金SKU,增加了翡翠、珍珠等高利润产品。铂金也被视为潜在的增长点,但由于认知度低和保值性差,其复苏之路充满挑战。
实际上,铂金涨价并非完全因为黄金。全球铂金需求主要来自工业领域,如汽车催化转换剂、玻璃制造、医疗行业和电子行业。未来,氢能产业可能成为铂金需求的主要驱动力。然而,铂金供应有限,2025年全球铂金总供应量为五年来最低,预计会出现30吨的供应缺口。再生供应也不乐观,全球首饰行业的铂金回收量持续下降。
种种迹象表明,铂金一时的热度难以满足整个市场的野心。原材料不足成为各大珠宝品牌重拾铂金生意的第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