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在编人员被清退 牵出跨省作弊链 黑灰产业链曝光!不法分子利用考场安检及信号屏蔽缺陷,成功让十余名考生作弊入职事业单位。2023年8月,重庆警方查办一起公职招考作弊案。两个月前,在丰都县举行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联考中,多名考生笔试成绩异常领先,引起怀疑。
随着案件侦办深入,一个分工明确、配合紧密的考试作弊产业链逐渐浮出水面:上游“老大”负责统筹学生报考岗位,提供作弊设备,组织“枪手”做题;中游有专人组织作弊工作、招揽“生源”;下游则有人进入考场非法获取试题。该犯罪团伙自2019年起,长期在重庆各区县及四川内江市事业单位招考中组织作弊,单次作案非法获利十万至数十万元。
2025年3月下旬,本案二审宣判,“头犯”获刑5年。经核查涉案团伙交易记录,多名已入职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被劝退或清退。
2023年6月,重庆市万州、黔江等17个区县开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联考。公告显示,公共科目笔试共两科,其中一门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闭卷笔答。次月,联考的笔试成绩公布,满分150分的职测考卷,竟有多人考了140多分。网友们质疑考试中疑似有作弊情况,尤其集中在丰都县,该县多位考生的成绩几乎是“断崖式”领先其他考生。
2023年8月,重庆市人社部门发布通报称,警方初步查明,个别考生作弊属实,嫌疑人采用高科技手段作弊。后续公示显示,8名考生因考试违纪被取消成绩,官方认定他们试题答案高度雷同,并披露已抓获组织作弊团伙成员。
随着成员陆续到案,这一黑灰产业链条逐渐显露全貌。2025年1月13日,丰都县人民法院就本案作出一审判决,共有3人因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刑。其中,“幕后老大”张德宇获刑五年,刘黎立获刑三年六个月,冉某宇获刑二年二个月。另外两名“拍手”和五名参与招揽考生的人员被另案处理。
该团伙作案手法主要是钻了考场安检和信号屏蔽系统的空子。一名被认定作弊的考生程文皓透露,作弊设备包括一部手机、一个微型耳机和一条数据线。考生需自行购买指定品牌手机,随后由张德宇进行软件改装。这些手机被植入了视频通信、答案接收存储等隐蔽功能。软件开发者邓某坤因犯非法生产、销售窃照专用器材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
考试当天,拍题人、考生携带设备进入考场,在试卷启封发放后,拍题人根据耳机传输的指令将试题放置于其携带的手机密拍镜头前,由场外同伙完成试题拍摄并传出考场,转交给“枪手”做题。“枪手”通过加密音频信号传递答案代码,考生只需操作数据线即可接收答案。
经法院审查认定,2019年至案发期间,该团伙累计组织考试作弊52人次,被确认或承认作弊的考生共37人,涉及16场考试。一些考生栽在面试环节,但仍有17人通过作弊手段成功入职事业单位并获取编制。作弊考生报考的均为县区级及以下事业单位岗位,涉及多个地区,甚至存在跨省作案情形。
该团伙收费模式呈现阶梯式特征:先向考生收取4000至6000元不等的作弊设备使用费,待考生通过笔试进入面试或成功入职后,再收取十万至数十万元不等的好处费,涉案总金额达571.6万元。部分中间人收取的考生介绍费最高达11万元。
多名证人证言显示,部分通过作弊入职的考生转而成为组织作弊的“中间人”。胡某在花费40万元成功入职丰都县暨龙镇政府后,因身边存在潜在客户,被拉拢为“合伙人”,先后介绍5名考生。
事发前,刘黎立系彭水县靛水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冉某宇系武隆区接龙乡人民政府事业编工作人员;另一主要“拍手”梁某在万州区地宝土家族乡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不过,刘黎立及冉某宇并未在官方认定的作弊考生名单之中。
2025年3月21日,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维持了本案一审原判。知情人介绍,经核查涉案团伙交易记录,多名已入职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被劝退或清退。程文皓即在被清退人员之列。他被给予当次全部科目考试成绩无效处理,并将其违纪违规行为记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应聘人员诚信档案库,期限为五年。包括程文皓在内,多名被清退人员起诉了所在地人社部门,目前暂无裁判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