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出生的四川成都人曹原,因在石墨烯领域的杰出成就备受关注。2018 年,他因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轰动国际学界,成为《Nature》杂志创刊 149 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2024 年 7 月起,曹原将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
对这件事情,我有几点不一样的看法,大家可以批评指正:
首先,有人认为国内留不住人才,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曹原的成长离不开国内教育的培养,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和机会。他在国内学习期间获得了多项荣誉,这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曹原选择去国外任教,并不意味着国内留不住人才。一方面,学术交流是全球性的,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任教可以拓宽视野,接触到更多的前沿研究和学术资源。另一方面,曹原的选择可能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单纯地归结为国内留不住人才。
其次,关于论资排辈的说法也不准确。在当今的学术领域,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研究成果。曹原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这充分说明在学术评价中,能力和成果才是关键因素。虽然在一些传统领域可能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但在科技创新领域,年轻的学者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同样可以脱颖而出。
最后,我们不能仅仅关注曹原的个人成就,更应该思考如何为更多的年轻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曹原的成功是个例,但也给我们提供了启示。我们应该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同时,要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的学术评价体系,让有才华的人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展机会。
95 后天才少年曹原任教顶尖名校#
一、曹原的成长历程与成就
曹原出生于 1996 年,四川成都人。14 岁时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院,并入选 “严济慈物理英才班”。在中国科大就读期间,他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学习能力,先后两次荣获新创校友基金会设立或资助的海外交流奖学金与郭沫若奖学金,这是中国科大本科生最高荣誉奖。
2014 年,曹原前往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究生,2020 年获得博士学位。在这期间,他在科研领域不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2018 年,曹原因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轰动国际学界,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他成为《Nature》杂志创刊 149 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当年还位居《Nature》发布的 “年度世界十大科学人物” 榜首。
此后,曹原连续在国际顶刊发文,目前至少已经在顶尖学术期刊《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 9 篇论文,被称为 “石墨烯驾驭者”。2021 年 8 月,他获得 2021 年凝聚态物理领域青年物理学家最高奖,以表彰其在 “扭曲双层石墨烯中发现和探索超导电性和相关量子现象” 取得的成就。
二、曹原选择出国任教的原因分析
- 学术资源与合作机会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世界顶尖名校,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先进的科研设备。在这样的环境下,曹原可以与更多的国际顶尖学者合作,开展前沿性的研究。同时,该校的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在相关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强大的研究实力,能够为曹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学术氛围与交流平台国外的顶尖高校通常具有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学术氛围,鼓励学者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探索。在这样的环境中,曹原可以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合作,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激发更多的创新思维。此外,国外高校的学术交流活动频繁,曹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研讨会,及时了解国际前沿的研究动态,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 个人发展与职业规划对于曹原来说,选择出国任教可能是他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的一部分。在国际顶尖高校任教,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还可以为他未来的科研事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同时,国外高校的教学和科研环境相对较为稳定,能够为他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三、国内对人才的吸引力与挑战
- 国内的优势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不断加大,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国内拥有丰富的科研项目和资金支持,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国内的科技创新氛围日益浓厚,政府和企业对科研人才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此外,国内的文化和生活环境对于一些人才来说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 面临的挑战尽管国内在吸引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与国外顶尖高校相比,国内高校在学术资源、科研设备和学术氛围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国内的学术评价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力。此外,一些地区的生活成本和房价较高,也可能对人才的吸引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如何更好地培养和吸引人才
- 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教育和科研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人才从事前沿性、创新性的研究。
-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的待遇和福利水平。通过设立各种奖项和荣誉,表彰和奖励在科研和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同时,要为人才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营造开放、自由、包容的学术氛围,鼓励人才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探索。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人才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和方法。同时,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营造诚实守信、严谨治学的学术环境。
-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高人才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条件。同时,要加强文化建设,丰富人才的业余生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文化和娱乐选择。
五、总结
曹原作为 “95 后天才少年”,以其在石墨烯领域的杰出成就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他选择出国任教,引发了人们对国内人才培养和吸引的思考。我们应该客观看待曹原的选择,同时也要反思国内在人才培养和吸引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和吸引人才,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总之,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吸引工作,为人才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让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95 后天才少年曹原任教顶尖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