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一游客发布视频称,在广东省汕头南澳岛旅游时,花318元在某平台购买了一个包含8份海鲜和1份素菜的套餐。到店后,店员听到他们说四川话,便告知团购的是冻品,新鲜的要从缸里点,且不告知价格,直接打出一张2297元的账单。
次日,汕头市南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之前已收到过这家餐厅(海上渔村海鲜餐厅)的相关投诉,并经常对其进行检查,包括价格和卫生等方面。目前该餐厅已被查封。
事情看似简单,但疑问不少。当地居民透露,这家店以前叫八号鱼港,因宰客行为频繁被投诉后改名为海上渔村海鲜餐厅。这是否意味着商家长期宰客并更换店名继续欺骗消费者?监管部门为何未能有效处理?
评论区多位网友也晒出类似经历,印证了居民的说法。如果监管部门及时干预,商家不可能继续侵害消费者权益。既然接到多次投诉并经常检查,为何仍无法阻止餐厅宰客?
318元的套餐最终变成2297元,这种猖狂行为让人怀疑与监管不力有关。此次餐厅被查封可能是由于事件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促使当地迅速采取措施。
汕头南澳岛是知名旅游胜地,监管部门应加强管理,净化市场风气,保障旅游业发展。商家违法违规不仅损害当地形象,还可能影响游客体验,导致口碑下降。
查封餐厅只是第一步,当地需彻查到底有多少游客被宰,搜集相关信息,如有欺诈行为,应让商家赔偿消费者,并依法处罚。同时,对餐厅换马甲的行为进行查处,防止其再次变换名头害人。此外,应借此机会调查岛上其他餐厅是否存在类似问题。
监管部门不能只看舆论办事,而应将日常监督落实到位。对于屡次宰客的餐厅,必须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确保不法行为无法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