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充电宝,成了谁的摇钱树? 充电宝难民何去何从!过去半个月,很多人因充电宝问题而苦恼。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同一个问题:到底什么充电宝能带上飞机?关于充电宝的话题变得充满黑色幽默。以前,人们关注的是便携和快充,现在却变成了“严查”“核验”“违规”“回收”。
短短半个月内,国产厂商召回了上百万台有自燃风险的充电宝。无论是主打性价比的罗马仕还是行业龙头安克,都难逃集体召回的命运。那些不在召回名单上的二三线厂商甚至无名小厂的产品也成了消费者手中的烫手山芋。一时之间,人们对充电宝的信任度急剧下降。
比起自燃的风险,失去充电宝的电量焦虑更让人忧心。人们迫切想知道如何买到可以带上飞机的充电宝。
起初,厂商召回充电宝时,许多人并不在意,只要自己的设备不在召回名单上就当无事发生。但民航总局突然出台新规,除了召回名单里的充电宝,“无3C标识或标识模糊的充电宝”也在禁止登机范围内。很多人的充电宝虽然躲过了召回名单,却因为缺少3C标识而无法登机。直到2024年8月,充电宝才被纳入强制性3C认证目录。这意味着大多数充电宝是在“前3C时代”生产的,没有3C标志很正常。然而,机场执行的标准只有一个:没有3C,一律不予放行。
最近厂商召回充电宝的数量已经超过百万,受新规影响无法登机的充电宝数量更多,可能高达1.7亿。很多人稀里糊涂地成了“充电宝难民”。厂商召回范围仅限于部分型号的部分批次,有的厂商还做了核对页面。但情况变得复杂,厂商说可以正常使用,到了机场却被拒之门外。厂商给出的召回批次也时常变化,让带充电宝登机变得像走进黑暗森林。
受影响的不仅是充电宝用户,还有摄影师和其他电子设备用户。例如,相机电池如果没有3C认证则不予放行,这让摄影师在高强度拍摄时陷入困境。一些智能头显设备如Vision Pro也受到影响,因为其外置电源没有3C认证而无法使用。
针对这些问题,机场已经做出纠正,明确3C要求仅限于充电宝。即使是充电宝本身,目前也存在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国外生产的充电宝无需强制3C就能通过安检,国际航班旅客也不需要这一步骤。
急于处理手上问题充电宝的消费者也被厂商的迷惑操作折腾得不轻。最先爆雷的罗马仕最初提出的召回方案是让消费者自己寄回,但快递公司不愿意收寄。于是消费者只能走线上召回流程,陷入遥遥无期的等待。旧的充电宝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快递不收,扔掉怕污染环境,放在家里又有自燃、爆炸风险。最终,大多数人选择把充电宝丢弃在机场。一夜之间,机场安检口成了中国充电宝最密集的地方。
这场大规模召回事件的源头要追溯到今年3月的一次航班事故。一架香港航空的客机在飞行途中行李架起火,火势被及时扑灭。事故调查报告确认起火原因是行李架上的一只额定容量20000mAh的罗马仕充电宝。随后,北京多所高校也禁用了该型号充电宝。罗马仕先是回应称已由法务部门跟进,后来不得不召回多款充电宝,数量达到49万台。紧接着,安克也宣布召回71万台充电宝。此后,机场陆续收紧充电宝的登机政策,直到民航下发新规,充电宝行业的地震达到了顶峰。
多家厂商的不同型号产品同时出现问题,是因为上游电芯供应商的问题。安普瑞斯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的公司,为多个一线充电宝厂商供电芯。这次事故波及范围广泛,原因在于安普瑞斯外包给江西某代工厂生产的两个批次电芯存在问题。大规模召回的安克和罗马仕损失惨重,尤其是走性价比路线的罗马仕。靠低价抢占市场的罗马仕多年来负面新闻不断,早在2019年就有多个自燃事故。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收到多宗投诉,最终这款型号为OM10的充电宝被召回。
无论行业内谁是输家谁是赢家,消费者才是最大的输家。整件事中,最无辜的就是消费者。如今,上亿台无3C认证的充电宝意味着百亿级别的换新需求,这些费用最终都需要消费者自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