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每当明月高悬时,一位神秘的男子就会出现在超市门口。他张望着、寻找着,神色慌张...
就这么一连好几天,这个男人都准时准点的出现了。
疑心的店主终于忍不住了,战战兢兢地问道:您...您是要买...什么吗?
男子答:买否冷。买了否冷就不来了。
......
精彩上面讲的“恐怖”故事就是在抖音上刷到“买了否冷”的段子。
虽然很多朋友知道“买了否冷”这个词,但却不知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
其实,“买了否冷”是英文歌曲《i love poland》里的一句歌词,这句歌词本来是“i love poland”,议成中文也就是“我爱波兰”的意思。但因为某些中国网友发音不标准,于是把它说成“买了否冷”。
从此“买了否冷”就成了网络热词,虽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凭借这新鲜热乎劲很快就成了网友们调侃的口头禅。
一个网络热词的出现,不仅是娱乐媒体的报道素材,也是商标界商标名字的来源。
这不,精彩就在商标局官网查到,一名名叫“白小华”的申请人共提交申请“买了否冷”和“否冷”共12件商标,目前部分商标已经在审批阶段,是否能成功我们还不得而知。
但从以往的网络用语商标申请情况来看,成功率还是很低的。那为什么网络用语申请商标会如此之难呢?
01商标申请困难是大环境
就目前大环境而言,我国有效商标已逾千万件,但我国的汉字——【中华字海】一共只有86699个文字,以致于商标重名、近似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所以商标被驳回的几率相对较高。
Ps:正因为商标申请越来越难,所以很多企业主选择通过商标转让来获取商标。
02缺乏显著性
显著性是指商标所具有的标示企业商品或服务出处并使之区别于其他企业之商品或服务的属性。
所以单纯描述商品的特性和用品的词语是不能成为商标名字的。就像“给力”“逆袭”等网络词语,就是缺乏显著性所以才被驳回的
03易产生社会消极影响
《商标法》第十条第八项规定商标不得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其中所说的不良影响是对价值观、道德观等不正面形象,影响了社会的良好风气及带来负面影响。
像“屌丝”、“屌丝男士”这些词都带有讽刺意义,会对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产生消极负面影响,所以极易被驳回。
综上,网络用语商标申请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商标获取的方式不止这一种。
近年来,商标转让就凭借着速度快、成功率高的特点,已经演变成商标交易市场上最常见的商标获取方式了。
更多精彩,请关注:www.jc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