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大跌 商家称不如上涨时卖得好 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近期,黄金价格持续下跌,但销售量反而减少。以深圳水贝市场为例,6月30日,黄金价格跌至六月以来的新低,金饰每克价格在半个月内下降超过50元。尽管一些商家通过降低工费来促销,例如将工费下调10-20元/克,但销售额仍比金价上涨时减少了约30%。
消费者心态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当金价上涨时,人们担心错过升值机会而急于购买;相反,在金价下跌时,消费者则期待更低的价格,甚至有人表示只有跌到600元/克才会考虑购买。这种观望情绪使得商家的促销措施效果有限。对于婚庆等刚需群体来说,他们依然积极购买黄金饰品,但在投资方面,由于短期内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暂时停止了行动。
国际市场上,伦敦金现货价格在6月27日单日暴跌超过50美元,跌幅达1.69%,这主要是因为地缘政治风险降温、美联储推迟降息预期以及美债收益率上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仍然支撑着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
面对当前困境,部分商家尝试通过差异化策略破局。例如,“老铺黄金”利用古法工艺和品牌效应,在金价波动中实现了逆势增长。同时,年轻一代消费者也出现了新的偏好,如通过“金豆定投”对抗通胀或选择租用黄金饰品来减轻负担。在线上渠道,低价黄金产品在直播间热销,对实体店构成了冲击。
未来,黄金价格可能继续面临短期震荡,技术面承压加上美元走强可能导致进一步调整。但从长远来看,央行购金及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可能会支撑金价回升。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目前的价格较前期高位更加友好,可以考虑适时购买自用。如果是出于投资目的,则建议避免使用杠杆操作,并配置不超过总资产10%的资金用于定投黄金ETF,以分散风险。
金价下跌导致销售遇冷的现象反映了消费者心理预期与市场现实之间的错配。商家希望通过降价刺激消费,但消费者更倾向于等待更低点。短期内这种拉锯战难以解决,但通过工艺创新和适应年轻化趋势或许能找到突破口。对于个人而言,明确自身需求并理性评估风险才是应对市场波动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