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者讲述K1373脱轨滞留3小时 高温缺氧下的自救与互助!7月2日晚,K1373次旅客列车在金华市东孝乡境内发生脱轨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事故发生在20时28分许,一列货物列车停车不及,与正在通过的K1373次列车机车发生侧面冲突,导致客车机车前台车脱线。供电系统瘫痪后,车厢内迅速陷入高温缺氧状态,乘客经历惊魂时刻。
据乘客拍摄的视频显示,多名乘客上衣被汗水浸透,部分人因高温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儿童也因缺氧哭闹不止。事故发生后,铁路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3时27分,滞留在沪昆线东孝站的K1373次列车完成机车换挂,恢复运行。在等待救援的三个多小时里,列车工作人员与乘客展现了高度协作意识。乘务人员组织乘客有序疏散,通过广播安抚情绪,并发放冰水、八宝粥等物资。乘警在车厢内来回巡视,协助照顾身体不适的乘客,其中一名中暑乘客被及时扶离车厢接受治疗。
部分车厢乘客在极端环境下采取了自救措施。由于车厢内温度持续升高,乘客尝试打开车门通风未果后,用安全锤等工具砸破车窗,新鲜空气的涌入缓解了窒息感。乘客之间相互提醒、协助,形成了自发的互助网络。最终所有车厢均实现通风。
铁路部门在事故发生后多次致歉,并表示将对事件展开全面调查。上海铁路客服中心回应称,目前暂未制定针对受影响乘客的赔偿方案,但已开通免手续费退票通道。部分乘客表示,虽然列车最终恢复运行,但终点站改为长沙,导致后续行程受到影响,希望铁路部门能提供更完善的善后措施。
此次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铁路应急管理的讨论。有乘客指出,事故发生后列车员反应迅速,但初期沟通不够充分,导致部分乘客情绪焦虑。铁路专家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特别是在极端天气下的通风保障和乘客安抚机制。
截至7月3日上午,途经金华站的多趟列车仍存在不同程度晚点,但铁路部门已加派人员进行调度,全力恢复正常运行秩序。事故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铁路部门表示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回顾整个事件,K1373次列车脱轨事故虽未造成严重伤亡,但高温缺氧环境下的自救过程暴露出铁路应急处置中的短板。从乘客破窗求生的无奈之举,到工作人员与乘客的默契配合,这起事件为铁路部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未来,如何在突发状况下保障乘客生命安全,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将是铁路部门需要持续改进的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K1373次列车并非首次参与紧急救援任务。今年3月30日,该列车曾成功协助救治一名突发疾病的女乘客,展现出乘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此次事故中,列车团队再次在危机时刻发挥关键作用,这种临危不乱的职业精神值得肯定。
随着事件调查的深入,公众期待铁路部门能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完善安全管理机制,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于受影响乘客的合理诉求,也应给予充分重视,通过透明的沟通和有效的补偿措施,重建公众对铁路运输安全的信心。
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安全运行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出行安全。只有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才能让旅客的每一次出行都更安心、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