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启动 网警继续护航 网络安全+科学填报指南!
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已经启动,这是学子们迈向未来的重要一步。然而,这一时期也成为了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发期。为了保护您的合法权益,公安机关结合最新案例,推出了这份“网络安全+科学填报”指南,帮助您做出理性决策。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需牢记“三不”原则。首先,不要轻信所谓的“内部操作”,如谎称“花钱改分”、“保录名校”或“定向指标”。这些手段通常通过伪造录取通知书或招生文件来实施。事实上,高考录取全程公开透明,所有信息均通过省级教育考试院或高校官网发布,不存在任何“内部渠道”。面对此类情况,应避免点击陌生链接,不透露准考证号、银行账户等个人信息。
其次,警惕“天价咨询”服务。有些机构标榜“大数据精准填报”、“百分百录取”,收取高额费用,但实际提供的却是虚假数据或通用模板。实际上,志愿填报政策和历年录取分数等信息都可以在省考试院官网免费查询。因此,在选择咨询服务时,应优先使用官方提供的志愿填报辅助系统,并对那些声称能“包过”的承诺保持警惕。
此外,还需防范“信息钓鱼”陷阱。不法分子可能冒充教育局或高校工作人员,以“发放助学金”或“核对录取信息”为由索要验证码或诱导转账。真实情况下,助学金申请需通过学校进行,录取结果仅通过邮政EMS或官方平台通知。遇到要求转账或提供密码的情况,应立即挂断电话并拨打110举报。
科学填报志愿需要遵循四步法:理解政策、比对数据、设计梯度、核验细节。首先要明确本省高考模式,关注选科要求与批次规则;其次,参考本地省级考试院发布的《一分一段表》,结合近三年目标院校专业的最低录取位次来进行数据分析;然后,采用“冲稳保垫”策略,避免全部填报同层次院校,以降低退档风险;最后,仔细阅读招生章程,注意专业体检限制、单科成绩要求等细节,确保符合录取条件。
愿每位考生都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