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中央司令部近日凌晨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声明称,在过去的24小时内,美军在红海成功摧毁了两艘胡塞武装的船只,理由是这些船只对美国及其盟军以及该地区的商船构成了明显而紧迫的威胁。对此,胡塞武装的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哈努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的所有指控都是毫无根据的,只是他们的政治宣传。”去年10月,巴以冲突再次爆发,胡塞武装通过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了红海和亚丁湾的目标,要求以色列停止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
在此期间,美国与胡塞武装在红海的冲突频繁发生。自2023年10月至今,以“艾森豪威尔”号核动力航母为首的美国海军特遣队一直在中东执行任务。在此期间,美军舰艇与也门胡塞武装多次交战,冲突的持续时间和弹药消耗量均刷新了近年来的纪录。双方围绕红海航运的激烈对抗,清晰地展示了现代战争对战备能力的严峻考验。根据美国《海军时报》报道,7月下旬,“艾森豪威尔”号结束战斗执勤,返回美国。
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近期美国和英国军队对也门西部的荷台达省进行了联合空袭。胡塞武装控制的电视台则表示,此次空袭的目标是卡马兰岛,但未提供任何有关人员伤亡或损失的详细信息。卡马兰岛位于红海,是也门最大的岛屿之一,行政上隶属于荷台达省。荷台达省是也门的重要省份,拥有三个主要港口和延绵的海岸线。自2024年初以来,美国领导的联军不断在也门进行空袭,声称这是对胡塞武装在红海袭击行为的回应。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表示,美国在符合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具备传递信息的能力,但通常不会公开讨论这些信息的具体内容。外界常常会看到一些不完全准确的描述。冲突升级确实可能对伊朗及该地区所有国家的经济造成损害。关于伊朗的计划,我无可奉告。正如我们最近几天所强调的,我们的外交努力主要集中在向伊朗传达,他们不应加剧冲突,不应采取任何进一步的升级行动,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当前,巴以冲突的影响正在扩大。自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日益严重,导致大量民众无家可归。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加沙地区约84%的区域已收到以色列军方的疏散通知,目前每十名居民中就有九人流离失所。联合国指出,自从拉法口岸在5月初突然关闭后,进入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减少了超过一半。由于冲突和援助受限,食品和饮用水等基本生活物资极度短缺,加沙地带正面临广泛的饥荒。
根据美联社和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等多家外媒的信息,最近一位联合国高级官员披露,胡塞武装于8月初对位于也门首都萨那的联合国人权办公室进行了袭击,夺取了包括文件、家具及车辆在内的多项资产。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沃尔克·图尔克在声明中指出,胡塞武装于当地时间8月3日对该办公场所发起突袭,导致联合国驻也门的工作人员不得不交出相关财物。
新一轮巴以冲突的外溢效应已经扩展至黎巴嫩、叙利亚和伊拉克等多个地区国家。哈巴斯政治局领导人哈尼亚遇袭身亡后,伊朗、哈马斯及黎巴嫩真主党等组织均表示将对以色列实施强有力的报复,导致地区局势风险进一步上升。分析人士指出,实现加沙的全面永久停火对于防止中东地区冲突加剧至关重要。巴勒斯坦政治分析家阿什拉夫·阿拉卡强调,加沙地区持续的冲突可能引发更为广泛的后果,因此尽快停火是避免地区局势恶化的重要切入点。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近日在也门问题安理会公开会议上发言,再次敦促胡塞武装遵守国际法,保障各国商船在红海水域的航行权利,并停止相关袭扰行为,以维护该地区航道安全。耿爽指出,中国呼吁国际社会加大对也门的人道援助力度,加快兑现各国的认捐承诺,以缓解也门的严峻人道局势。对联合国人员和资产在也门被扣押一事,中方深表关切,并呼吁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被扣人员,归还相关资产。
事实已经证明,中国的判断是准确的,“两国方案”也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共识。巴以冲突的根源在于历史遗留问题,通过武力无法彻底解决这一冲突。唯有双方进行真诚的对话,才能最终实现和平。中国将继续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为推进巴以和平进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