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AMD锐龙AI 300系列之后,英特尔也发布了旗下第二代AI PC移动处理器,平台代号为【月亮湖】的Lunar Lake,计划在秋季正式出货。作为对比,高通骁龙X系列平台可以赶上618的尾巴,AMD锐龙AI 300则在7月份出货,英特尔这次来的有点晚。
在它之后,英特尔还会在Q4推出代号为【箭湖】Arrow Lake(含桌面和移动版),【月亮湖】将与【箭湖】一起,构成英特尔第二代酷睿Ultra家族矩阵。
本期内容,咱们主要还是聊聊更有诗意的【月亮湖】。
第一代酷睿Ultra平台(流星湖,Meteor Lake)的四大模块中,除了计算模块采用了自家的Intel 4工艺,其他三个模块都是台积电代工。到了【月亮湖】,就连最核心的计算模块也改用了台积电的N3B工艺,英特尔仅保留了自己的先进封装工艺(Foveros)。
与此同时,在【月亮湖】上,英特尔还带来了类似苹果统一内存架构的设计,直接将LPDDR5X-8533内存封装在了芯片之上,可选16GB或32GB容量。
这种设计的好处是,能使数据传输负载降低大约40%,延迟更低,相较传统的板载内存还能节省大约250平方毫米的主板空间,可以帮助笔记本进一步瘦身,或是塞进更大的电池。
【月亮湖】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计算模块中的CPU、GPU和NPU三大单元都迎来了全面提升。
首先就是NPU,从第一代酷睿Ultra的11TOPS,大涨到48TOPS,比英特尔在5月公布的45TOPS还要高出一点点,以至于AMD在宣传锐龙AI 300时,使用的也是45TOPS这组旧数据。
【月亮湖】CPU部分的AI算力为5TOPS,GPU为67TOPS,在异构计算的加持下,整体AI算力高达120TOPS,一举超越了骁龙X Elite的整体75TOPS(NPU为45TOPS),和锐龙AI 300的整体80TOPS(NPU为50TOPS)。
AI PC时代之所以格外强调AI算力,就是因为微软即将在Windows操作系统层面,就把生成式AI技术应用到基础体验之中。如果使用CPU和GPU进行处理,笔记本的续航会尿崩。此时,唯有低功耗高AI性能的NPU,才能在兼顾续航的同时,随时随地享受AI带来的便利。
【月亮湖】此次还采用了全新的CPU和GPU架构。根据官方的数据显示,其CPU中P核(Lion Cove)的IPC性能提高了14%。
至于E核(Skymont)的性能,英特尔这次没有和上代的E核对比,而是和上代的LP-E比,同性能下的功耗只有前者的1/3,同功耗下的单线程和多线程性能则有着2倍和4倍的提升。只是因为上代LP-E的下限足够低,所以大家不要对新一代E核性能抱有太大期待,它的主要特色还是能效方面的改善。
比如,最新版本的Windows 11系统搭配新一代硬件线程调度器,【月亮湖】可以将特定任务细化到分配给不同策略的核心,做到更高的匹配度和更高的运行效率,翻译过来就是更省电,官方的数据是续航提升高达60%,这背后主要就是新一代E核心的功劳。
但是,【月亮湖】取消了第一代酷睿Ultra特色的LP-E核心,仅保留了4个P核和4个E核,而且这代的P核还不再支持超线程技术。这意味着【月亮湖】只有8核心8线程(8C/8T)。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单核较之酷睿Ultra 9 185H(16C/22T)更强,但多核性能可能还不如酷睿Ultra 5 125H(14C/18T)。
在GPU方面,【月亮湖】升级到了新一代的Xe2架构,性能有了平均50%的提升,有机会与AMD锐龙AI 9 HX 370集成的Radeon 890M掰掰手腕,争抢年度最强核显的称号。
在IO与连接方面,【月亮湖】提供四条PCIe 5.0,四条PCIe 4.0总线通道,可以连接两块SSD,或者一块SSD和其他扩展。支持Wi-Fi 7和蓝牙5.4,雷电4也融入了最新的雷电共享技术,可以在不同PC之间快捷分享、传输、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还没有关于【月亮湖】的具体处理器型号信息,性能数据也都是来自官方的PPT。但即便如此,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英特尔和AMD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提升端侧AI算力的提升上,联起手来对高通骁龙X平台进行绞杀。如果下半年骁龙笔记本不能平价上市(低于5000元),还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个人是非常不看好它的前景的。因为英特尔和AMD的新平台,除了理论续航,无论是AI算力,CPU性能还是GPU性能,似乎都比骁龙X Elite猛,而且还不存在应用运行时需要进行编译转换的效率折损问题。
相对来说,AMD锐龙AI 300系列是轻薄本和游戏本通吃,英特尔【月亮湖】则仅适合轻薄本,它更像是当前酷睿Ultra 7 155U为代表的U系列的接班人,至于更高性能的游戏本还是需要与【箭湖】搭配。
不知道,在英特尔、AMD和高通三足鼎立的格局下,你更看好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