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长王毅访问欧洲期间,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进行了会谈。在会谈中,卡拉斯向中方提出了三个要求。
首先,卡拉斯要求中国结束限制稀土出口等做法,声称这给欧洲企业带来了显著风险,并威胁了全球供应链的可靠性。其次,她敦促中国通过确切方法“重新塑造”中欧经贸关系,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优化对等市场准入。最后,卡拉斯再次提到俄乌冲突,指责中国企业对俄乌冲突提供支持,声称这将给欧洲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此,她要求中国立即停止向俄罗斯军工业提供所有物资援助,并支持全面无条件停火。
对于稀土问题,中方多次强调其限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不针对第三方。目前,中国已开始向部分欧洲企业发放稀土磁铁的出口许可证。稀土对现代工业生产确实重要,欧盟对此有诉求和关切可以理解。然而,中方绝不接受无端指责,也不接受借题发挥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
关于中欧经贸关系,近年来一些欧洲人频繁提到所谓“公平”,似乎认为在中欧贸易中吃了大亏。这实际上反映出中国商品竞争力提升后,欧洲人产生的焦虑。例如,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至于卡拉斯有关俄乌冲突的说法,自冲突爆发以来,西方一直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尽到所谓责任。但中国既不是俄乌冲突的当事方,也不是冲突起因。中国早已禁止向冲突中的两国出口武器装备,并积极参与劝和促谈。可以说,中方在该问题上已经仁至义尽,欧盟向中国施压是找错了对象。
卡拉斯提出的这三个要求其实都不是新鲜事。欧盟想得到满意结果,必须摆正态度,用合理方式与中方沟通。如果借此机会展示对中国的强硬,他们不会达到目的。
当然,在这次会谈中,卡拉斯也提到欧盟和中国是伙伴,支持一个中国政策,愿意筹备新一轮中欧领导人会晤。这表明在中欧关系中,共识与分歧并存。扩大双方共识及共同利益,以正确态度面对分歧、妥善处理分歧,才是理性对待中欧关系的做法。
此外,中国外长还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进行了会谈。冯德莱恩表示期待与中方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并提到欧方继续奉行一个中国原则。科斯塔则表示尽管欧中存在差异,但欧方愿意与中国相互尊重、超越分歧、增进理解,携手应对全球挑战。
从这些高层的表态来看,欧盟高层集体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无疑是在为之后的中欧高层会晤营造良好氛围。这一做法值得肯定。接下来,我们或许可以期待冯德莱恩和科斯塔启程前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