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和弦B站直播预告
上和弦核心课学员期末十强作品点评直播
12月25日 14:00开始
B站搜索「上和弦」
直播间ID:21796929
http://live.bilibili.com/21796929
本文作者:辰谙
相信喜欢听歌的同学都会经常听到有人在描述一首歌的时候用到“前奏”、”“主歌”、“副歌”等词汇。
其中,“副歌”一词经常被用来指代歌曲的高潮段落。那么,为什么高潮段落反而叫“‘副‘’歌”呢?
01 | 流行音乐的曲式结构 |
一般来说,流行音乐常用的关于曲式结构的术语有“前奏(Intro)”、”“主歌(Verse)”、“预副歌(Pre-Chorus)”、“副歌(Chorus)”、“间奏(Interlude)”、“桥段(Bridge)”、“尾奏(Outro)”等。
前奏比较好理解,就是一首歌曲开头的一段引子,一般是纯音乐。此外,还有一种比较受欢迎的设计是歌曲一开头就直接来一段人声的部分,然后再接上一段器乐的引子,如周杰伦的《甜甜的》。
主歌一般就是前奏结束后的一个叙事性较强的部分。而与之对应的副歌一般就是指我们俗称的一首歌曲的高潮部分,一般接在歌曲的预副歌或主歌之后。
至于预副歌,起到的作用就是将主歌的情绪过渡到副歌。在《甜甜的》里,从“我尝着你话里面的奶油溜啊溜”到“你的眼中只有我”这一段就是预副歌。不过,很多歌曲并不会特别地设计预副歌的段落,主歌段落的后一部分就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间奏一般是衔接第一次副歌与第二次主歌或预副歌或副歌之间的部分,而桥段一般则是衔接第二次副歌与第三次副歌之间的部分,这二者一般都是纯音乐。
最后的尾奏就很好理解了,是一个用来收住情绪,从而结束整首歌的部分。这一部分在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纯音乐。
02 | 以《说好不哭》的曲式结构为例 |
我们姑且用几个字母表示各个不同功能的部分。A代表前奏,B代表主歌,C代表预副歌,D代表副歌,E代表间奏,F代表桥段,G代表尾奏。如有重复则在后面标上数字。
在这里,我们以周杰伦的《说好不哭》为例,分析一下流行音乐的曲式结构。(这首歌的结构规整得堪称流行音乐曲式结构的教科书。)
《说好不哭》的前奏共8小节,需要注意的是开头的那个不完整小节是不计入小节数的。
从“没有了联络”到“是你要走”的这部分是歌曲的第一次主歌,共16小节。
《说好不哭》这首歌没有预副歌的设计,但主歌的第二个8小节起到了预副歌的作用。
这首歌的第一次副歌从“眼看着你难过”到“说好不哭让我走”结束,共8个小节。
副歌最开始的“眼看”二字与主歌最后的“是你要走”共用一个小节,算主歌部分的小节;而副歌的最后一个“走”和间奏共用一个小节,算副歌部分的小节。
间奏比较短小精悍,只有4小节。
在间奏之后,是主歌和副歌接续的重复段落。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主歌只有8小节,重复的是第一次主歌的后8小节,就是起到了预副歌作用的那一部分。副歌则是与第一次副歌完全一致。
第二次副歌结束之后,歌曲并没有结束,而是迎来了一个桥段。这个桥段跟先前的间奏段落一样,只有4小节,起到了转换情绪以连接第三次副歌的作用。
而第三次副歌的8小节结束之后,我们就迎来了全曲的最后一个部分,尾奏,与间奏、桥段一样是4小节。
可以看出,这首歌的前奏的器乐旋律部分、副歌、以及尾奏的器乐旋律部分是在同一个动机上进行发展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说好不哭》的曲式结构是:A-B1-D1-E-B2-D2-F-D3-G,其中B2只有B1一半的长度;而如果把第一次主歌的第二个8小节看作预副歌的话,则是:A-B-C1-D1-E-C2-D2-F-D3-G。
03 | 高潮部分为什么叫“副歌”? |
很多人也许会问,明明一首歌的高潮部分显然更好听更有记忆点,为什么这部分反而叫“副歌”呢?事实上,这很有可能只是翻译的锅。
我们都知道,现在国内大部分的音乐教学体系都是沿用的西方的,那么在引进西方的一些外文术语的时候,难免会遇到一些翻译上的问题。
主歌的英文是“Verse”,直译过来就是“诗节”;副歌的英文是“Chorus”,直译过来就是“合唱”,都是一开始用于西方教堂唱诗班演唱的词汇。可以看出,这俩词跟“主”、“副”没有半毛钱关系。
之所以出现了“主歌”和“副歌”这俩词,推测可能是因为“副歌”对应的英文不止“Chorus”一个,“Refrain”也对应了我们常说的“副歌”一词。
而“Refrain”一词还有“叠句”的意思,而所谓的“叠句”就是重复演唱的段落,即“复歌”,后来以讹传讹演变成同音的“副歌”。有了“副歌”之后,也就相应地有了“主歌”。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最初的翻译者真心觉得高潮部分相对于叙述段落就是一种附属性质的存在。毕竟一首歌就像一个人的人生,人生肯定是以平平淡淡的日子为主的,各种改变命运的跌宕起伏只是偶尔出现的戏码,不会是主流。
今日话题讨论
你对于“副歌”的来源及含义是如何理解的呢?
欢迎在文末留言讨论~
祝大家圣诞快乐~
-END-
作者往期文章(向上滑动阅览)
音乐文化| 音乐审美 | 音乐教育 | 音乐学习 | 五线谱 | 民族记谱法 | 和声 | 卡农 | 古典音乐 | 交响乐 | 爵士乐 | 摇滚乐队 | 噪音音乐 | 夜曲 | 指弹 | 民乐 | 强力集团 | 钞票上的音乐家(上) | 钞票上的音乐家(下) |
音乐理论| 国际标准音 | 十二平均律 | 五度相生律、纯律 | 中国古代律制 | 二十四大小调 | 中古 调式 | 大小调 | 转调 | 固定唱名法、首调唱名法 | 和弦标记 | 中国民族调式 | 日本民族调式 | 三分损益法、五度相生律 | 通奏低音 | 平行五度、平行八度 | 三全音 | 谱号 | 五度圈 | 人声音域| 王道进行 | Leading Bass和声进行 | 三种小调 | 旋律大调与和声大调 | 复合和弦 | 负面和声 | Alt音阶 | Swing | “So What” | 增六和弦 | 那不勒斯六和弦 | 六声音阶 | 终止式 | 超级玛丽终止式 |
现代音乐| 宿主 | 电子音乐 | DJ | 声音设计 | 中国摇滚 | 不插电 | 作曲、写歌 | 旋律创作 |作曲、编曲 | 传统和声、流行和声 | 人声和声 | 虚拟歌手 | 混音、母带 | 百万调音师 | 混响 | 杜比音效 | 声卡 | 动圈麦、电容麦 | 动圈耳机、动铁耳机 | 808鼓 | 抽吸效果 | 基本波形 | 采样精度 | 采样率 | 记录旋律 | 降噪 | 啸叫 |
作者投稿/课程咨询/加入社群/
音乐类招聘发布等...
请联系弦姐👇
音乐制作「光速启动」快速通道⬇️
音乐制作人精英训练课程⬇️
你的好友弦姐拍了拍你
并请你帮她点一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