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手机号隐私,工信部日前部署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工作,规划700号段作为专用号段。这意味着我国对“隐私号”的管理更加规范。不久后,当看到类似15位的号码来电时,可以确认本次通信启用了号码保护服务。
在日常生活中,“隐私号”应用广泛。例如,在网约车服务中,乘客和司机相互联系时显示的号码通常不是对方的真实手机号,而是平台临时分配的“中间号”。同样,在网络购物中,购物平台也会生成一个“隐私号”来隐藏收件人的实际号码,商家发货和快递派送时均可通过该号码联系到收件人。外卖平台、快递物流等场景也经常使用这种号码保护方式,有效降低了个人电话号码被泄露的风险。
然而,当前号码保护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隐私号”格式不统一,用户难以区分来电是“隐私号”还是实际号码。此外,个别企业以保护用户隐私为名,批量使用手机号作为“隐私号”拨打营销电话,这给服务稳定性带来一定挑战。因此,试点旨在制定一套可持续方案,培育新业态,同时在业务全流程做好动态管理和安全保障,落实好码号、业务和电信网络诈骗等管理要求。
面对每日至少3.5亿的号码保护服务需求,规划700专用号码不仅可以在形式上与普通手机号码明显区分,还能满足未来快递、外卖、网约车等场景千亿级的码号资源需求。试点将分阶段稳步推进,设置了三个月准备阶段、三个月过渡阶段和两年正式试点阶段。过渡阶段结束后,将全部使用700专用号码开展号码保护服务。
通知还明确了业务定义和参与方责任边界,强化了业务和码号分配的全流程管理,提升技术监管手段,有效支撑违规行为溯源,防止700专用号码被滥用。对于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参与者,将依法依规撤销试点资格,并进行严肃查处。此外,还将建立业务使用方信用档案,共享违法违规行为信息。
配合试点工作,有关部门将对700专用号码进行标记,提示用户该号码为号码保护服务专用号码,提升用户体验。用户在使用互联网平台服务时,也可自主选择是否授权同意平台提供号码保护服务。未来,工信部将根据试点情况完善相关政策,研究号码保护服务正式施行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