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一栋清代合院的网络拍卖活动近日引发广泛关注。该房产将于6月15日以618元的价格起拍。此前,该房产在4月和5月经历了两次流拍。4月2日,经过69次出价后,有竞买人以5401314元的价格拍下,但最终悔拍。5月6日,该房产再次开拍,起拍价为3283300元,最终无人出价流拍。
这处位于扬州市西营33号的房产是一层合院,高约4米,外墙基本由青灰色砖块组成,有几处出现裂缝。老旧的木门未上锁,庭院中大量砖块散落在地,长满野草,院墙也已斑驳。屋内木制门窗有不同程度的损坏,看上去多年无人维护。住在周边的多位居民称,房子里原本有一名近百岁的老太居住,老人有五个孩子,2007年左右老人去世后,这里一直荒废着。后来房子被转手卖给他人,之后他们也不清楚房子归谁所有。有居民称,房子的外墙曾经有部分垮塌,后来还修缮过。屋子两侧外墙确实存在砖块颜色及粉刷不统一的情况,青灰色砖块中混杂有红砖。
根据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的资料,此民居为清代建筑,现为居民住宅,系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不过,在该建筑处未发现任何文物保护标识。28日下午,陆续有人前来查看,多名看房者表示,他们看到了拍卖消息,对房子感兴趣。除了数百万的拍卖价格外,购房者大概率需要对房子进行重新设计及装修,并且需要获得文保部门批准,花费的资金和时间都不少,甚至有可能高出拍卖价。有看房者称,他看中了该房屋的地段和建筑风格,但房子的文物属性会影响他的购买决策。另有看房者认为,这房子适合那些计划用来自住的人,而不是用来投资。
拍卖机构的相关负责人李先生表示,前来咨询的人不少,房子还没开拍。他说,这处房产有永久产权的优势。现任房主曾经请设计师就新房样式进行设计,如果拍下,他们也可以提供设计图。截至29日,该房产在某拍卖网站已有1人报名。
广陵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西营33号为清代建筑,现为私人所有。2024年4月,该民居被公布为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2024年12月,房屋所有人曾提交修缮方案,该局组织了专家评审并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但在这之后,房屋所有人因个人考虑选择了出售,还未进行修缮。
李先生此前曾说,接手后可以对房屋内部随意改造。不过,广陵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强调,因这处房产的文物属性,新的房屋所有人须遵守我国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若是修缮,应当报该局批准,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在的房屋所有人拍卖房子前已经依法在该局备案,转让后新的房屋所有人也应在该局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