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录取季的到来
#大学生活费#的话题近期
再度引发热议
上了大学后才发现
除了吃饭要花钱
考试、宿舍水电、生活用品都要花钱
还有社交、买零食
买衣服、娱乐活动额外花销
一旦迈入大学生活的大门
生活就无可避免地关联到“钱”
据大数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大学生
每月平均生活费在1282元
74%以上的地区
大学生生活费超过1000元
那么问题来了
生活费究竟哪去了?
我们来探究探究!
钱到哪儿去了?
有网友粗略估了一下每月生活费👇
日常饮食:早饭5元,午饭10元,晚饭10元,周末都待在学校。平均一天25元,一个月30天,便是30*25=750元。
日常饮食:早饭5元,午饭10元,晚饭10元,周末都待在学校。平均一天25元,一个月30天,便是30*25=750元。
零食加水果:平均一个月150元。
零食加水果:平均一个月150元。
学习用品:文具、笔记本、四六级试卷、辅导书等,一个月100元。
学习用品:文具、笔记本、四六级试卷、辅导书等,一个月100元。
话费和网费:平均话费50元+网费30元=80元。
话费和网费:平均话费50元+网费30元=80元。
生活用品:纸巾等日用品,一个月100元。
生活用品:纸巾等日用品,一个月100元。
社交:因人而异。
社交:因人而异。
服饰加美妆:因人而异。
服饰加美妆:因人而异。
总计:750+150+100+80+100=1180元
按照上述比较基本的开销
就已经过1000元了
还不包含其他各种娱乐花费……
我们来看看去年的投票数据
由下图可以看出
生活费位于1500-2000区间的占比最多
有网友分析出大学生每月的消费统计图,总共分为4个档次:800元以下绝对算是荒野求生,一些困难的家庭给孩子800元生活费,在这个年代肯定不够用,学生想要生活得下去只能够勤工俭学,额外赚取一些生活费。
800到1500元这个档次,过得稍显拮据,算是普通水平,能吃得上饭,购买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但其他任何的娱乐就不要想了,仅仅够生存,别想有什么人情来往。这个档次只够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这个档次基本吃饱穿暖都很难。
1500到2500元可以比上一个档次稍微宽松点,除了日常消费以外,能拥有一些娱乐支出,能和同学看个电影玩个剧本杀,换季的时候在淘宝置办两身新衣服也够,二三线城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一线城市也能温饱。
2500到5000元会比较富裕,一般家庭不会给孩子每月四五千的生活费,只有家庭条件不错或者学校在一线的大城市才有可能给这么多,这个档次在学校活得比较滋润,在食堂基本可以吃喝随心所欲,偶尔也能去商场购物。
另外
大学生的生活费多少合适?
生活费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所 在 城 市
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还有厦门、杭州、大连这种消费水平比较高的二线沿海城市,生活费肯定要多一点。
但城市消费水平不能盲目猜测,一些西部城市的消费水平可能也比较高。可以提前了解下大学所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及消费情况。
学校 位 置
有的学校校区在城市中心,有的在郊区或开发区,消费水平也肯定不一样。城中心的生活费需要更多,郊区的消费水平低、消费场所较少,一般花销较少。
学 校 类型
重本学校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国家财政支持,学校对外出包食堂的成本可能更低,学生食堂可能更便宜。我们知道,民办本科、私立学校不仅学费贵,食堂价格也更高,需要更多生活费。
所 学 专业
很多家长以为跟学习相关的只有学费,这就错了。日常学习,花费还真不少。比如学摄像、学绘画的,那少不了烧相机、买材料。
不只是艺术类专业,其他专业也需要买参考资料。比如学英语学法律学会计,要买一大堆考试教材。有些专业考试的教材是很贵的,生活费要将这部分考虑进去。
社 交 活 动
生活不要一成不变,生活费也不要一成不变。如果参加社团活动比较多,聚会开销大,生活费可以多一点。一般社团聚会需要吃饭、唱K、玩桌游等等,花销也不少。
娱 乐 活 动
除了学习,大学生应该有广泛的兴趣。读书要买书吧,看电影要买票吧,运动要买装备吧,旅行要花的就更多了。正是青春好时光,这些钱千万不能省。
回 家 频 率
回家次数较多,就需要更多生活费!距离近的同学需要坐车回家,没有几十块也是回不去的,远一点的要坐高铁火车,大概就要一二百了,再远一点的就需要坐飞机了,价格就更贵了。
看到这里
胆子大的已经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了
如果基础消费都达到了这个数字
那在校大学生
有没有什么合理收入?
本专科生教育阶段国家学生资助政策
01
国家助学金
金额:平均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具体标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2000-4500元范围内自主确定,可以分为2-3档。
资格: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3300元)。
提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免学费、住宿费,还有生活费补助,因而不再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02
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励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每生每年5000元。
03
国家奖学金
奖励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每年奖励6万名,每生每年8000元,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资格:
1.二年级及以上年级(特殊学制的学生,根据当年所修课程层次确定参与相应学段的国家奖学金评定);
2.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均位于前10%(含);
3.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在前10%~前30%(含)的学生,其他方面表现突出。
提示:会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哦。
04
勤工俭学
高校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高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等。
岗位:以校内教学助理、科研助理、行政管理助理和学校公共服务等为主。
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寒暑假可适当延长。
固定岗位按月计酬:以每月40个工时的酬金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计酬基准,可适当上下浮动。
临时岗位按小时计酬:每小时酬金可参照学校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合理确定,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12元人民币。
05
各类竞赛奖金
大学里有很多专业竞赛和科研比赛,部分是设有奖金的。有时间和能力的新生可以积极参与,锻炼个人能力。
06
校内资助
学校利用事业收入提取资金以及社会捐助资金,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校内无息借款、学费减免等校内资助项目。
07
临时救助
加大对生活困难未就业大学生等青年的救助帮扶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临时救助等相应帮扶措施。
08
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军士(原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等学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金额,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或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两者金额较高者执行;复学或新生入学后学费减免金额,按高等学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代偿或减免。
09
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中央高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补偿学费或代偿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本专科生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地方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由各地参照中央政策制定执行。
10
师范生公费教育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以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简称“优师计划”)师范生,在校期间不用缴纳学费、住宿费,还可获得生活费补助。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两年内,可按规定转入公费师范专业,高校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有意报考地方公费师范生,以及中西部省份地方师范院校招收的“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学生,可向相关院校进行具体咨询。
11
研究生教育阶段国家学生资助政策
学业奖学金
学业奖学金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具体标准和评定办法由各高校确定。
“三助”岗位津贴
“三助”岗位津贴
设置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岗位津贴。
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条件、程序等有关规定,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不高于16000元。
12
养成合理消费习惯
如果看了这么多
正在上大学的你
或者准大学生的你
你的生活费是多少呢?
评论区说说吧!
编 辑:择校菌
声明:本文内容由【择校易】团队综合网络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本声明。择校易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
点赞👍2024年的你必定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