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事》—唐·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王维像
唐诗中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首推王维与孟浩然,他们上承陶渊明、谢灵运,下启韦应物、柳宗元,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世诗评家将二人合称“王孟”。王维、孟浩然用清新精妙的语言创作出的许多作品,成功地描绘了自然山水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自己宁静淡泊的心境。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尤其在中年以后,一心事佛,更是将佛教中的禅意带入到诗中,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空灵寂静的禅境。这首诗就是这样,诗中通过描写深院青苔的清丽、可爱,从中透露出对幽静恬淡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创造了一个物我两忘,浑然天成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意境。
王维的这首五言小诗是一首即兴之作,并不为人们所熟知。然而,读过此诗的人都会被诗中表现出的深邃禅意和充满生命力的意境而打动。题目为《书事》,意为对眼前发生事物感受的抒写。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轻阴阁小雨深,深院昼慵开”,初夏的午后,绵绵的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虽然渐渐的开始放晴,天空中却还蒙着一丝轻阴。诗人午睡醒来,拖着慵懒的身体缓步走向院中。虽然已是午后,他还懒得打开院门。“阁”同“搁”意为停止。诗开头两句虽然平淡却别有趣味,把读者带到一片宁静的小天地中,而诗人好静的个性和疏懒的心情也在笔墨间自然流露。王维的生活态度看似消极,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王维内心深处从来没有放弃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寻。王维以传奇式的人生,经历人世的繁华与沧桑,体验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喧嚣过后,他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王维少年得志,二十一岁考中进士,怀揣着极大的政治抱负走入仕途。然而,变幻莫测的政局,黑暗腐败的官场,忠直正义之士屡遭排斥、打击,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既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又不愿意同流合污,思想上极其苦闷。在随后的二十年中,王维在官场浮浮沉沉,彷徨无助。安史之乱爆发后,王维接受伪职更是成为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污点。矛盾与痛苦越来越深,出路在哪?对于这个正直而又软弱、并且长期受到佛教影响的封建文人来说,自然就只剩下远离是非,归隐田园这一种选择了!在偶然的机会下,王维得到了宋之问的辋川别墅,他完全被那里秀丽、寂静的田园山水陶醉了。据《新唐书·王维传》记载: “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从此以后王维过起了隐士的生活,在诗歌和佛经中寻求慰藉与解脱。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诗人漫无目的的在院中走着,走累了就懒散的坐在台阶上,观看院中的景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青苔,经过细雨滋润后显得清新可爱,生机勃勃。看着,看着,诗人的神情变得恍惚,眼前具象的物体产生了一种幻觉。随着光影的流动,青苔犹如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地上跳跃起来,并亲昵地想要爬到诗人身上,投入到诗人的怀抱中来。青苔本是静物,它怎能给诗人以动的幻觉呢?诗人通过拟人的手法,捕捉住触发灵感的诗意,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欲上人衣来”这一句是神来之笔,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欣喜、新奇的心情。
王维从四十岁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 一 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 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充满生命力的意境产生共鸣。
恬静慵懒的诗人
这首五言小诗浑然天成,意趣横生。语言清新平淡,意境宁静深邃。抒发了诗人独特的心灵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