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澎湃新闻发布“315调查——跟拍云南低价游:“游客遭威胁不消费纳入征信”视频暗访新闻,“低价团”宰客事件再度进入大众视野,这次又是怎样的情况?
导游警告游客:“不消费会影响征信”
澎湃新闻记者与同伴880元参团云南6天5夜双飞游,食宿门票全包,在6天5晚的行程中,导游会带着游客前往购买茶叶、翡翠、雪花银、黄龙玉、中药材等等,其中翡翠购物点是导游最为重视的环节。
在大巴车上,导游会专门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视频,推介翡翠,一路上还会不断施加精神压力,甚至 发出“威胁”:购物金额将上传到云南省的旅游系统,如果没有消费,将列入黑名单。
进店之后,在整个购买翡翠的过程中,每个家庭都会有工作人员在一旁“服务”。且购物点没有座位,导游是站在柜台里面与销售人员一起的。但翡翠店销售人员却称,其与导游之间并没有关系。
国家明文禁止低价旅游团,可却屡禁不止,年年出事。究其原因,还是一个贪字。游客贪便宜的团费,购物店贪巨额的溢价,旅行社贪高额的提成,而当游客坚持不愿购物消费时,纠纷就出现了。
当然,无论团费多低,都不是导游强迫游客消费的理由。新版《导游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导游出现强迫购物、吃回扣等行为时,最高处罚可以吊销导游资格证。
很显然,这名导游警告游客“不消费会影响征信”,实际上是一种变相强迫购物行为,且性质比较恶劣,依照相关规定,必须对涉事导游进行严肃查处。
云南回应:严厉查处8家企业5名个人
针对此事,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经过调查后,严厉查处了涉及低价游的8家企业和5名个人,分别给予相应罚款、吊销经营许可证、导游证和停顿整业等行政处罚。同时根据《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对相关平台涉嫌提供不合理低价游交易机会的违规行为也依规查处。
除了行政处罚以外,对涉事方是否涉嫌强迫交易等违法犯罪行为还将由相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将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导游证的企业及个人,列入旅游市场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旅游本是件快乐的事,除了整顿行业以外,大家参团旅游的时候,最好选择有资质的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理性消费,购物时要记得收取保留发票,以备退货、投诉之用。遇到“不合理低价游”现象,可拨打“12301”进行投诉、举报、维权。
至于翡翠,当然是值得大家喜欢购买的,但比起这种被忽悠的方式,更希望大家是通过正规的购买渠道,买到真正值得,真正喜欢的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