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在北洋军阀统治期间的大事件, 1920 年直皖战争可以算的上是其中之一,这一场战争改变了军阀的力量对比,也加速了军阀统治的结束。直皖战争是北洋军阀内部首场大规模战争,是决定直系和皖系政治命运的关键之战。战争的结果是直系和奉系军阀合作击败皖系军阀,共同取得北京政权,段祺瑞下台。而就在两年后就又爆发了直奉战争,这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海军、空军参加并取得重大作用的内战,新式武器如坦克等纷纷登场,重炮、重机枪、地雷的使用均为之前战争所罕有,死伤特别惨烈。政治意义上,直奉战争以奉系胜利而告终,从此直系军阀退出北京政治舞台,北洋政府开始了张作霖时代。
直皖战争之后,奉系张作霖极力推荐亲日的交通系首领梁士诒出任内阁总理。梁士诒是广东广州府三水县人,曾参与袁世凯胁迫清皇室退位的活动,任袁世凯总统府秘书长、交通银行总理、财政部次长。梁士诒组阁后,根据张作霖的旨意,首先赦免了 6 名皖系要员,接著又任命卖国贼曹汝霖为实业专使;在军费分配问题上,内阁也公开袒护奉系,拒付组阁时答应拨给直军的 300 万元军费。于是,吴佩孚便借机联络各省直系督军,一再通电揭露梁士诒内阁媚日卖国的丑行,于是梁士诒组阁仅一月,即于 1922 年 1 月 25 日托病请假离任出京。
张作霖为了与直系军阀相争夺,便同皖系军阀、浙江督军卢永祥和广东的孙中山相联络,酝酿结成反直二三角同盟。张作霖扬言要用武力对付直系,从1922年4月10日起,奉军就络绎不绝进关,改名为“镇威军”。一路军队进至军粮城、马厂、静海,一直开到了德州附近;而另一路于17日进至京汉铁路的长辛店一线。而此时的直系军阀吴佩孚与督军齐燮元、陈光远、萧耀南、田中玉、赵倜、冯玉祥等人联名通电,在4月25日宣布张作霖的十大罪状,并以保定为大本营,准备随时应付奉军的进攻。
梁士诒
从兵力对比上看,奉军入关部队约12.5万;直军前线部队约6万余人,从数量上处在明显劣势。在重武器方面,奉军拥有各型火炮150门,重机枪200挺;而直军有火炮100门,重机枪100挺,还有飞机两架,但对于作战来说作用不大。直军还有渤海舰队的6艘军舰,开战之后曾经开往秦皇岛及天津大沽口,但是由于《辛丑条约》的限制(不许中国在京奉线及沿海地区采取军事行动),亦未发挥作用。
在正式交战前,两军的战线迅速逼近,并发生数次摩擦。吴佩孚借机向全国发出通电,指责奉军首先进攻。吴佩孚又委派张福来率第一混成旅,张国熔率本部二十六师一旅围攻马厂,且准备纠集各部骑兵由京东出通州、蓟州,奔袭卢龙,以断奉军后路。在西路王承斌率二十三师及十三、十四混成旅进攻良乡,奉军顽强坚守,双方皆死伤甚重,付出重大代价后,直军占领良乡。在军情骤然升级之时,豫督赵倜命宏威军第一混成旅旅长马灿林为河南援直军总司令,率本部一旅和豫北巡缉营赴保定助战。于是直军声威大震,张作霖见状于28日赴军粮城亲自督战。
4月29日,张作霖到达军粮城,自任“镇威军”总司令,以孙烈臣为副司令,指挥奉军4个师、9个旅,约12万兵力,兵分东、西两路,西路奉军以张景惠为总司令,驻长辛店,所部区分为3个梯队,企图围攻直军的大本营保定,并于即日向部队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从4月29日起,直奉两军在长辛店、固安、马厂一带进行混战,战事开始后,奉军曾发动了猛烈的攻势,东路直军在奉军骑兵的冲击下,退至任邱、河间一线;西路直军也受到奉军的炮火压制而毫无进展。30日,吴佩孚亲自到前线督战,以一部兵力在正面实施钳制,主力在炮兵的掩护下,迂回至奉军的侧后,突然发起攻击。奉军在遭到腹背攻击后,原为冯国璋旧部的奉军第16师,于5月4日临阵倒戈。
此后,吴佩孚又采取诱敌深入战术,指挥直军且战且退,待奉军进入伏击圈后,秘密地率部绕至奉军侧背,突然发起猛攻,终使西线奉军全线溃退。在东线,交战之初奉军一度曾掌握了主动。但在西线奉军溃退后,东路奉军第1梯队的旅长鲍德山不听指挥,按兵不动,总司令张作霖只好指挥部队全线退却。第2梯队司令张学良所部,战斗力较强,战前也有准备,是奉军的主力。但是,吴佩孚在西线获胜后,调其嫡系第3、第26师到东线,并亲自指挥,攻击张学良的部队。张学良虽然率部英勇抗击,将其进攻打退,但因为奉军在整体上败局已定,只好指挥部队存秩序地向后撤退。第3梯队司令李景林指挥所部在姚马渡将直军的进攻击退,俘直军千余人。
在这次战争中,奉军各部几乎全线溃退,仅有的战而能胜、退而有序的部队,就是张学良和郭松龄统率的第二梯队。最终奉军在东西两线均失败,士兵牺牲2万,战败逃亡者万余,被直军俘虏了4万余人。这时,滦州英国领事出面调停,以奉军退回关外,直军停止追击为双方停战议和条件。6月18日,直奉两方代表在秦皇岛海面的英国克尔留号军舰签订了停战条约,以榆关就是今山海关为两军分界线,奉军撤出关外,直军也大部分撤回原防,第一次直奉战争宣告结束。
“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张作霖的“奉系军阀”战败而告终,战后奉军退回东北关外,“直系军阀”依旧控制着北京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奉军死亡约二万余人、被俘四万余人以及受伤和被打散逃往万余人。战后,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免除了张作霖“东三省巡阅使”等职位。民国时期尤其是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军阀混战是根本无道义可以的,只有利益的纷争,最终为这些混战“买单”的还是中国广大疾苦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