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一条推特在全球供应链中引发了巨大震动。越南被迫签署了一项不平等协议,其中包括对美国商品实施零关税,而美国则对越南本土商品征收20%的关税,并对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加征40%的惩罚性关税。这一协议对中国商品尤其不利,因为许多中国商品通过越南转口进入美国市场。
特朗普在7月2日宣布了这项协议,细节随后被披露。越南对美国商品全面实施零关税,包括牛肉、汽车和飞机等核心产品。作为交换,美国对越南本土商品征收20%的关税,并对“经越南转运的第三国商品”直接开征40%的惩罚性关税。越南官方声明仅提到“公平互惠”,但未提及具体关税细节,只强调希望美国承认其市场经济地位。显然,越南在这场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
40%的关税直接针对中国商品。越南对美出口中有约三分之一实际上是中国商品。例如,东莞玩具厂将半成品运往越南组装后出口美国,但由于无法证明原材料完全来自越南,被美国海关认定为“非法转运”,并面临巨额罚款。此外,美国要求商品在越南增值60%才算作“越南制造”,但越南工厂的电路板和纺织面料超过60%依赖中国供应。三星越南工厂80%的电子元件从深圳采购,现在面临巨额关税或被迫撤离。
越南之所以接受这一协议,是因为其对美国的巨大贸易顺差。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顺差高达1220亿美元,占其GDP近30%。特朗普曾威胁征收46%的关税,若实施,越南GDP将暴跌5.5%。为了保护经济,越南不仅接受了20%的关税,还签署了价值80亿美元的波音飞机和29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采购协议。然而,代价是惨重的:美国牛肉零关税涌入,冲击了越南本土养殖业;通用汽车在越南降价30%,挤垮了本地车企。
协议公布后,广东鞋厂老板立即叫停了越南新厂建设,认为40%的关税会吃掉所有利润,不如回东莞生产。外资加速撤离越南,包括LG取消电池厂、英特尔转投波兰。更讽刺的是,越南电力危机持续恶化,今年越南北部工业园每周停电三天,富士康流水线被迫停工,损失高达14亿美元。
面对越南的反水,中国迅速采取行动。中越边境口岸严查“洗产地”,要求所有越南进口商品提交完整的供应链凭证,防止美国货借道越南零关税进入中国。稀土管控升级,中国占全球稀土加工90%,越南军工所需的钕磁体完全依赖中国进口,现已列入限制出口清单。广西纺织企业紧急转型,将中国纱线运往越南工厂深加工为高档布料,凭借“本地增值60%”成功避税40%,成本反而降低了三成。
特朗普的关税大刀砍向越南,却穿透了中国供应链。这场美越交易背后,是赤裸裸的霸权收割——小国沦为棋子,中国企业被迫迎战。真正的硝烟才刚刚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