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眼睛疼!”近日,福州的陈女士听到10岁儿子希希从书房传来的哭声。她急忙冲进去,看到孩子捂着左眼蹲在地上哭泣,泪水从指缝间渗出,书桌上蓝色钢笔倒在一边,笔帽滚到了墙角。
原来那天是期末考结束后的第二天,希希正在模仿仙侠主角“舞剑”,钢笔尖随着他的手臂挥动。一不小心,胳膊肘碰倒了桌上的水杯。慌乱中他伸手去扶,结果笔尖突然扎进了左眼。陈女士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孩子疼得直跺脚,满脸都是泪水。
希希被紧急送到东南眼科医院。由于疼痛难忍,孩子无法配合视力检查,眼泪把床单都打湿了。经过一番安抚,希希情绪稍微平静一些,会诊医生白内障专科李仲副主任医师用裂隙灯仔细查看,诊断为角膜穿通伤。裂隙灯照到左眼时,大家都倒吸一口凉气——角膜边缘有个约1毫米的穿通伤口,像被刀尖轻轻挑开的小裂缝,幸运的是没有伤到晶状体造成外伤性白内障。
幸好处理及时,目前希希已经恢复正常用眼,但视力仍有一定影响。医生建议一个月后伤口完全愈合再来复查验光,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角膜散光,可以尝试配眼镜矫正。
暑假期间儿童眼外伤案例增多。剪刀扎眼球、玩具枪子弹打伤角膜、雨伞金属头戳伤眼皮等意外每天都在发生。李仲提醒,家中常见物品可能成为潜在危险源,如文具类(钢笔尖、铅笔芯、修正液金属盖)、玩具类(弹弓、激光笔、玩具枪子弹)、家居生活类(胶水瓶、剪刀、清洁工具)、户外类(竹签、铁丝、树枝)。
孩子眼睛受伤后,家长的第一反应至关重要。李仲总结了三个关键急救步骤:首先,如果异物扎入眼内,千万不能用手拔或用纸巾擦,这会让伤口扩大甚至带入污染物。正确做法是用干净的纱布或纸巾轻轻盖住伤眼,防止孩子揉眼睛,然后立即送医。其次,低龄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可能因为害怕而隐瞒伤情。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突然捂眼睛、揉眼睛、畏光流泪、眼睛发红或肿胀的情况,哪怕他说不疼也要第一时间检查。最后,一旦怀疑需要手术,术前需要禁食禁水8-10小时,所以受伤后不要急于给孩子喂水喂饭,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进食更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