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环球网报道,乌克兰军队在过去几个月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但近日其集结了可能达到数个旅的兵力和装备,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发起了进攻,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据俄罗斯国防部通报,俄军在库尔斯克州边境地区击退了乌克兰军队的六轮进攻。乌克兰方面则表示,他们在库尔斯克地区取得了进一步进展,当天在不同方向推进了一至两公里,并俘虏了超过100名俄军士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前一天称,已控制库尔斯克地区的74个居民点。
乌克兰在9日继续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等地区进行越境进攻。俄罗斯方面表示,当天该国一座军用机场发生火灾,边境数百公里外的利佩茨克市也遭到了“大规模”无人机袭击,库尔斯克州已进入联邦级紧急状态。与此同时,俄罗斯军队在压制乌克兰军队继续深入俄罗斯本土的同时,还对乌克兰境内的预备部队展开了打击。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自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方向发动攻势以来,乌克兰方面共损失了945人和102辆坦克及装甲车等装备。
车臣特种部队指挥官、俄罗斯武装力量军事政治总局副局长阿普特·阿劳季诺夫少将指出,乌克兰军队在库尔斯克方向的军事行动是由北约指挥部进行领导的。他在与战地记者的交流中表示:“毫无疑问,这一行动是由北约司令部直接指挥的。这个问题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乌克兰军队自身难以独立完成这样的任务。”据报道,阿劳季诺夫目前正在库尔斯克方向参与作战,并提到该地区有大量来自法国和波兰的雇佣兵。
“雇佣兵”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他们在冲突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因追求利益而参与战斗,常常游走于法律与道德的边缘。这些雇佣兵的存在,使得本已复杂的战局更加扑朔迷离。对此,俄罗斯方面作出了强烈反应。国防部发言人表示,已加强了相关地区的防御力量,并对可疑目标实施了精准打击。同时,外交部也直言不讳地表达了不满,指责某些国家在背后煽动事态,试图通过代理人冲突来实现自身的利益。
这一现象已不再是个别案例,自2022年起,北约便采取了此类措施,其部队以“雇佣兵”的名义,频繁更换乌克兰军装,出现在俄乌冲突的前线。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乌克兰的人力资源已几乎耗尽。经过两年半的冲突,乌克兰军队遭受了巨大的人员损失,包括伤员、病患、被俘和死亡的总人数在80万至100万之间。此外,冲突开始后,大量国民选择逃离,导致乌克兰适龄青年的兵员来源更加匮乏。
俄军并非容易对付。在经历短暂的混乱后,他们迅速进行了反击,调集大量兵力和装备前往库尔斯克州,力图围剿乌克兰军队。双方在库尔斯克州展开了激烈的交火,战局形成胶着状态。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北约对此表示高度重视,并重申了对乌克兰的支持。同时,俄罗斯则对北约发出警告,指出如干预俄乌冲突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尽管北约在乌克兰加入该组织的问题上已明确表示,只有在冲突取得胜利后,乌克兰才能被接纳,但乌克兰方面也意识到,在冲突未结束之前,加入北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最近会议通过的多项决策大多对乌克兰是有利的。例如,北约决定在德国设立一个专门支持乌克兰的指挥中心,并任命一名三星将领负责该指挥所。此外,北约还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总额达400亿欧元的援助,以支持其继续抵抗俄罗斯的侵略。
根据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发言人斯维特兰娜·彼得连科的最新消息,俄罗斯军队在消灭部分库尔斯克州的乌克兰军队后,发现这些乌克兰部队所使用的武器装备主要来自北约国家,包括枪械、重型装备、多管火箭炮等。这一现象表明,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背后显然有外部势力的支持与指导。如果乌克兰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或许有机会扭转当前连战连败的局面。即使无法实现进一步的军事推进,乌克兰也可能通过这种方式迫使俄罗斯回到谈判桌上,从而提升自身的谈判筹码。
一位网友对此表达了疑虑,提问道:“这些雇佣兵到底是出于金钱的驱动而参战,他们真的会全心全意为乌克兰而战吗?”另一位网友则指出:“无论他们的战斗动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冲突将变得更加复杂且难以预判。”俄乌冲突的局势牵动着全球的关注,这场战斗的发展不仅关乎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未来,也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西方智库此前进行了一些分析,认为俄军可能在故意示弱,以便将库尔斯克设定为一个圈套,企图以此来迷惑对手。普京的真实意图似乎是通过以国土换取时间的方式,在俄罗斯境内布置“口袋阵”,以便在关键时刻对乌克兰的最终筹码进行全面打击。然而,从当前局势来看,俄军显然处于被动状态,似乎未能有效应对突发的挑战。在这个危机时刻,梅德韦杰夫代表俄罗斯明确阐述了最新的立场,指出乌军的进攻将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和法律后果。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俄乌冲突已导致超过10万名平民伤亡,且有超过400万乌克兰人被迫离开家园。这些令人震惊的数字是否尚不足以触动那些冲突制造者的良知?中国外交部多次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为俄乌冲突的和平解决创造有利条件,期望和平的曙光能够尽早照耀这片饱受冲突摧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