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内知名军事资讯节目《军武次位面》的评论区,有网友分享了一张据称是“歼-20垂直起降型战机试飞”的照片。许多自媒体和营销号也借此机会大做文章,声称中国的歼-20垂直起降版本已经进行了试飞。
这张照片展示了一架歼-20战机的外形,并且可以看到一个类似F-35B垂直起降版的矢量推力发动机旋转喷口。然而,这张照片非常模糊。如今,即便是路人用手机拍摄的6代机试飞照片和视频也是高清版,战机细节清晰可见。因此,这张模糊的照片显得十分可疑。此外,歼-20是一款双发战斗机,而照片中却只看到一个旋转往下的尾喷口,这进一步证明了照片的真实性存疑。这张照片很可能是经过处理的图片或游戏截图。
《军武次位面》通过分析证实,这张照片确实是一张手机游戏的截图,并找出了两张同样角度的游戏画面进行对比,结果完全一致。
关于歼-20垂直起降版本的讨论早已在网络上展开。有人认为中国会在歼-20的基础上发展垂直起降版本,也有人认为歼-35会像美国的F-35一样分ABC三个版本。尽管讨论热烈,但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中国已经在研发垂直起降战机。
实际上,中国是否需要研发垂直起降战机主要取决于需求。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需求并不迫切。垂直起降战机的优点在于不再依赖大型机场,只需一小块平地即可起飞,适用于未来机场被毁或两栖攻击舰等平台有限的情况。然而,其缺点也很明显,如无法满弹起飞、起飞阶段消耗大量燃油,导致作战半径大幅缩水。例如,F-35B在使用垂直起飞时,作战半径甚至不到800公里,被称为“机场保卫者”。
另外,如果机场被炸,可能已经失去了制空权,弹药库、机库、雷达站等设施也可能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单靠一两架垂直起降战机难以挽回局势。相比之下,发展防空武器和制空机型更为重要,以将敌方导弹或空袭打击抵挡在外,甚至主动出击摧毁对方的军事设施。
美国研制F-35B垂直起降版本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宣传该战机的垂直起降性能,吸引像英国、日本、意大利等拥有准航母或两栖攻击舰的国家购买;二是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10艘两栖攻击舰提供区域制空权,替换老旧的AV-8B鹞式垂直起降战机。
然而,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目前的三艘航母(山东号、辽宁号和福建舰)均采用滑跃或电磁弹射方式,不需要垂直起降战机。中国的075型两栖攻击舰已有四艘,通常配备护航舰只组成舰队行动,未来也不太可能搭载固定翼飞机。而正在发展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则直接装备了电磁弹射器和拦阻索,也不需要垂直起降战机。
综上所述,中国暂时没有研发垂直起降战机的需求。通过其他方式弥补相关需求,可能会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