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称一件以“蝠桃瓶”为原型创作的文创产品令人不适,引发争议。上海博物馆已关注此事并正在处理。
网友表示,上海博物馆以“蝠桃瓶”为原型制作了文创台灯和发光冰箱贴两件商品。网络发布的图片显示,文创台灯置于台面;冰箱贴则在底部开孔,按钮能够发光。
不少网友评论,该文创产品的发光功能和设计形式让人联想到原型文物所经历的苦难史。2002年前,该文物曾流落美国,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作为台灯使用长达40年。网友指责博物馆开发文创时“拿民族伤痛开玩笑”、“拿文物伤疤做文创”,认为这和用鸦片纪念林则徐没有差别。
一位网友金女士提到,“蝠桃瓶”台灯的照片是她在2024年7月在上海博物馆东馆文创店内拍摄到的。她当时觉得有些不妥,因此将图片上传至社交平台,时隔一年后受到了许多网友的关注。
根据上海博物馆官方网站的信息,蝠桃瓶全称为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瓶,是清雍正年间的一件瓷器。这种将蝙蝠与寿桃相结合的装饰图案在清代极为流行,取“福寿双全”之寓意。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陶瓷馆。
这件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由香港收藏家张永珍女士捐赠。2002年之前,该瓶一直在前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奥格登·里德先生的母亲家族的纽约豪宅中,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作为台灯使用长达四十年之久。2002年,这件橄榄瓶出现在香港苏富比的拍卖图录中,引起了诸多收藏家的兴趣,其中包括张永珍女士。经过激烈的竞价,张永珍女士最终以4150万港币拍得这件橄榄瓶,并将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创造了当时清代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
9日上午,上海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称,针对此事,博物馆已在着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