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将再连续热7天 高温预警持续!7月7日和8日,山东中西部地区迎来降雨,高温天气有所缓解。然而,未来一周,山东内陆地区的高温天气仍将持续,局部地区气温可能达到40℃以上。
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暂时东退,其西北部逐渐移至山东的中西部地区,带来西南暖湿气流和降雨,缓解了高温。但从7月9日起,副热带高压将再次西伸北抬,山东将重新受其主体控制。下沉气流、晴朗少云和强烈的太阳辐射将导致高温天气加强。山东省气象台于7月9日06时00分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预计9日济宁、德州、滨州和鲁中地区最高气温将达到37℃左右,南部沿海地区为28~31℃,其他地区为33~35℃。10日至11日,菏泽、济宁、鲁西北和鲁中地区最高气温将达到37~39℃,局部地区甚至超过40℃,其他地区为33~36℃。12日至15日,山东的高温天气将进一步发展,建议做好能源保供和防暑降温等工作。
济南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郑丽娜表示,副热带高压不会很快东撤或南退,山东将持续处于其控制之下,日最高气温普遍在37℃以上,部分地区可达40℃以上,提醒市民注意防暑降温。
未来三天具体天气预报如下:
9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天气晴间多云。鲁西北地区南风短时北风2~3级,其他地区南风3~4级。夜间最低气温:鲁中山区和半岛地区24℃左右,其他地区26℃左右。最高气温:济宁、德州、滨州和鲁中地区37℃左右,南部沿海地区28~31℃,其他地区33~35℃。
10日白天到夜间,鲁南地区天气多云间阴局部有雷雨或阵雨,其他地区天气晴间多云。鲁南地区偏东风3~4级,其他地区南风短时北风3级左右,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7~9级。夜间最低气温:鲁中山区和半岛地区24℃左右,其他地区26℃左右。最高气温:菏泽、济宁、鲁西北和鲁中地区37~39℃,局部40℃以上,南部沿海地区28~31℃,其他地区33~36℃。
11日白天到夜间,鲁南地区天气多云间阴局部有雷雨或阵雨,其他地区天气晴间多云。鲁南地区偏东风3~4级,其他地区南风短时北风3级左右,雷雨地区雷雨时阵风7~9级。夜间最低气温:鲁中山区和半岛地区23℃左右,鲁西北地区27℃左右,其他地区25℃左右。最高气温:菏泽、济宁、鲁西北和鲁中地区37~39℃,局部40℃以上,南部沿海地区28~31℃,其他地区33~36℃。
中暑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引起的急性疾病,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应对中暑需遵循快速降温、补充水分与电解质、及时就医的原则。根据中暑程度的不同,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先兆中暑表现为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38℃)。轻症中暑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升至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最为严重,表现为高热(体温≥40℃)、无汗、意识障碍(如昏迷、惊厥、谵妄),若不及时救治可能致死。
对于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应立即转移患者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散热,用湿毛巾擦拭皮肤或用风扇加速散热,并让患者少量多次饮用含盐清凉饮料。如果患者有呕吐症状,暂不强行喂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补充。观察患者体温、脉搏、意识状态,若1小时内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对于重症中暑(尤其是热射病),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送医。快速降温是核心措施,脱去患者衣物,用凉水浸泡的床单包裹全身或直接喷洒凉水,同时用风扇强力吹风。若患者意识不清,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禁止强行喂水,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
预防中暑的关键措施包括减少高温时段户外活动,及时补水补盐,增强身体适应力,特殊人群需专人照看,确保室内通风凉爽。高温作业人员需定时轮岗休息,配备防暑药品。高温天气下,做好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