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摩登小姐
原创首发 | 摩登小姐(ID:v_modern)
昨天,SHE女团成员Ella陈嘉桦在《艾拉秀》的舞台上,首次曝光了自己的生产过程。 (文末有完整视频哦~)
先是在水中分娩、但是结果不理想,又换到床上,折腾了20多个小时,孩子才出生。
网友们看完纷纷泪目,表示:这是最美的生产过程了。
就像Ella自己说的,“当时我经历非常剧烈的疼痛,生命从来都不是容易的,感谢自己坚持下来。”
说真的,无论你有没有亲身经历过生孩子的过程,真的建议你看看。
01 女明星的生育细节
每个女人生孩子,几乎都是从鬼门关走一遭,女明星也不例外。
2017年,Ella生产的时候,老公赖斯翔、Selina任家萱、Hebe田馥甄都在病房陪产。
Ella本意是想用最原始的方式顺产:
不要外力介入,不想被剃毛,不想要灌肠,不想要剪会阴,不想要无痛,就想用最原始的方式生孩子。
但她的产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一开始,Ella是在水中分娩,借由水的温度,舒缓阵痛,可没想到,产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
骨盆不够开,产道也没有开,可是分娩已经开始了,见红了,也破水了,可就是生不出来....
这时的Ella已经疼到喊出声,眉头也皱成了一团。
水中分娩不顺利,Ella只能转移到产床上继续生。
Selina和Hebe一起唱《美丽新世界》为Ella鼓劲。
看着Ella在病床上宫缩时痛苦的模样,在场的人都哭成一团。
为了不进行剖腹产,医生只能用上了吸盘,用吸盘吸住婴儿的头,然后好几个护士压肚子。
医生用吸盘把小孩拉出来,来来回回十几次,都是失败的, 每拉一次都会听到“嘣”的一声,可是只是一堆血喷出来。
一次次配合使劲,一次次疼到嘶吼,让在场的人都流下了眼泪。
终于,熬过了漫长的宫缩,艰难的生产, 伴随着哇哇的啼哭声,孩子终于顺利降生,几乎所有人都喜极而泣。
生完孩子之后,Ella的肚皮上都是黑青的,产道也有撕裂伤。
听着儿子的哭声,Ella在老公的怀里流下了眼泪,她说:我真的差一点就要放弃了。
看着呱呱坠地的宝宝,老公激动地亲吻Ella说:“谢谢”。
孩子出生后,夫妻俩一起为宝宝剪断了脐带。
“劲宝,欢迎你来到这个世界。”
看完Ella的公开生产过程,让人看到了女性伟大的一面。
所谓的母性光辉,不过是拼尽力气和死神交换生命的那股勇气。
毫不夸张的说,Ella公布生孩子的过程,把产房里,那些平常我们看不到的“惊险”,赤裸裸地展现出来。
通过亲身经历,告诉每一位女性同胞以及男家属们:女性生育的真相。
02
生孩子有多痛?
有人说,生产的痛,大概就像同时碎了20根骨头的样子。
具体什么感受,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网上很火的一张动图显示了,母亲的怀孕过程,伴随着身体内脏器官不断被被胎儿挤压而移位。
若不是亲身经历,你永远无法想象成为一个母亲,要经历多少苦难。
人的疼痛感在医学上分为10级,级别越高,疼痛感越强。
像什么满清十大酷刑之类的刑罚,老虎凳,红烙铁的疼痛大约在第9级,而最高级别的就是女性生产。
都知道生孩子很痛,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分娩真正有多痛其实心里是没有概念的。
之前,沙溢在综艺节目中真实体验了一次分娩的疼痛。
他一直忍到了第十级,当时的他也已经是面目狰狞了,仅仅坚持了两三秒就立马停了下来。
而更多的男嘉宾,基本上到4级就缴械投降了。
生孩子号称“世界上最难以忍受的疼痛”,这一点都不是瞎说的。
而且生孩子的痛苦还会分成好几级。
前阵子,新开播的韩剧《产后调理院》引发妈妈们共鸣,里面女主的分娩产程,让很多妈妈直言太真实。
在剧里,女主把每个产妇都会经历的分娩四个痛苦阶段,真实的还原了。
第一阶段:为孩子出来做准备的“屈辱期”。
这个阶段,被灌肠、剃毛、内检....随时被人捅、被拔、被剃,尴尬,屈辱,无处躲藏。
第二阶段:禽兽期。
到了这个阶段,因为宫缩的疼痛,让准妈妈们由“优雅女性”变成一直哭嚎着求饶的“禽兽”。
什么尊严、美丽都统统被踩在脚下,痛到无法呼吸的时候,恨不得掐着老公脖子逼他打无痛。
第三阶段:无痛天国期。
在这个阶段,准妈妈可以短暂的停留在人间,睡睡觉,吃吃东西,休息休息。
但是,好景不长,马上就会迎来疼痛的巅峰期。
第四阶段:发狂派对期。
疼痛像暴风骤雨般地袭来。
那种感觉就像千上万只角马、犀牛,扑通扑通地踩在你的肚子上、心上。
那种疼,会疼到人昏厥,会疼到人咬断牙齿,会疼到人忘记了自己......
即使是不承受顺产分娩的痛苦,那剖腹产之后,也是非常难过的。
即便是这么痛,对妈妈们来说,她们还是愿意扛着剧痛交换一个新生命。
03 生孩子有多危险?
除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剧痛,女性生育背后隐藏的危险,才是真正让人害怕的。
前几天,在《新生儿日记》节目中, 应采儿二胎剖腹产过程曝光。
虽然是二胎,但应采儿躺在手术床上,还是很紧张、很害怕。
不过,陈小春全程陪在她身边,手紧紧握着,给她安慰。
“加油、不要怕,我一直在你身边。”
应采儿的担心害怕不是没有道理的,看似状态不错的她,如今已经37岁了。
35岁以上,就已经属于高龄产妇,除了要忍受生理上的剧痛,也同时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
大S生二胎时,曾因体力不支和药物过敏,导致癫痫发作,一度昏迷,经过两次急救和一晚上ICU,才脱离危险。
梅婷在生大女儿时不幸得了羊水栓塞,身体冷到冰点,差点没命。
从这一点上,所有产妇都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这一仗,没有高低贵贱,谁都打得不易。
纪录片《人间世2》中的林琴,已经有两个女儿了,但还想要一个男孩。
“我们那边有一个重男轻女的观念,已经有两个女儿了,也想要再有一个儿子。”
林琴之前已经剖宫产两胎,但是思前想后,她还是觉得要拼一次。
但是,检查结果不乐观,医生说她这一台胎盘长得不好,属于比较凶险的前置胎盘,生产过程可能大出血。
果不其然,剖出孩子之后,立刻大出血。
短短10分钟,林琴流了3000毫升血,一个正常人的血量是4000毫升左右。
更凶险的是,林琴的血止不住。医生说这场面 “像喷泉一样,可以用喷射来形容”。
出血量迅速从3000毫升变成了10000毫升,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换了三次血。
“我们不能因为生了一个孩子把命丢掉”,“不保了,把子宫端了。”
为了保命,医生不得已摘掉了林琴的子宫。
最终,林琴被拿掉子宫,换了一条命回来。
手术室里,那一排排被血染红的纱布触目惊心。
生孩子的危险性,不言而喻。
就像《生门》里说的那样:
“生产就是一扇门,门外是等待新生的喜悦,可门内是与死神交手的惊心动魄。”
能不能笑着走出来,全凭运气。
04 生完孩子就结束了?
有人说,卸了货就好了。
真的吗?千万别信他的鬼话。
生产之后的 子宫、膀胱脱垂,产后痔疮、孕期耻骨分离等等,这些都是女性为了生育可能要付出的代价。
Ella曾自曝,因为生产时候遇到些困难,造成子宫和膀胱脱垂。
所以,产后2年的时间里,她跳跃、跑步,甚至连打喷嚏都会造成尿失禁。
同样的情况,脱口秀老司机黄阿丽曾经也吐槽过。
生完孩子以后,最开始那段时间,她简直离不开纸尿裤。
这样的难言之隐,妈妈们承受了太多。
就像Ella曾提到的,自己生产后堵奶,胸像石头一样、掉头发、肚皮松垮垮等等,一辈子劳心劳力。
明星尚且如此,普通妈妈无声的呐喊就更多了。
一位匿名网友放了自己生完娃第10天的肚皮照片——
(高能预警!!!)
白皙的手、和黑色素沉淀后的肚皮,一黑一白,多了些许心酸。
生产,带给她的是变黑的肚皮,粗糙的皮肤,还有不得不接受的抑郁心态。
还有些妈妈,遇到了更严重的情绪后遗症—— 产后抑郁。
很多人、甚至她们的丈夫都觉得,“产后抑郁”就是作、矫情。
事实上,她们真的只是生病了,有些人甚至还因此丢了性命。
漏尿、身材走样、睡不好觉、妊娠纹、松垮垮的肚皮、产后抑郁.....
你以为仅有上面那些痛苦吗?并不是,女性所承受的远不止这些。
估计看到这里,女孩儿们可能要惊呼:“这是日常恐婚恐育教育”。
我想说,不是的。
告诉大家这些隐晦的常识,不是为了劝退大家。
而是希望女性们在生孩子之前,能认知到自己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和后遗症,学会如何避免或减轻自己的苦痛。
就像已经经历过一胎的Ella说的:小孩子真的太可爱了,想要再生一个。
我想,Ella的心态,大概就是很多妈妈们的心情。
当你问她:“生孩子疼不疼?”
她会告诉你:“很疼。”
但如果你再问:“那你后悔生孩子吗?”
她会笑着告诉你:“后悔生孩子,但不后悔生下他”。
对孩子的爱,让妈妈们跨越了生育的十级阵痛。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过生育会承担的风险,但是她们依然选择做了母亲。
而每一位选择以自己的生命做赌注,愿意去孕育孩子的女人,都是世界的英雄。
因为她们承受了太多生命难以承受之重,她们真的很伟大!
( Ella的生产全过程👇🏻)
我想要的未来,是看得到安全感
欢欢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分手了,她说,跟一个看不到未来的人在一起,感觉每天的生活的都像在走钢丝,颤颤巍巍的掉不下来,但是也走不到对岸。为了以后的幸福,长痛不如短痛,还是分开算了。
当时对于欢欢的分手,朋友中分成了两个阵营,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如果你不相克制是通向幸福境界的门匙放纵肯定更不是我知道许多人习惯夸大他们真实的爱意或好感而我习惯于掩饰所以你应『该明白为什么“克制”对我来说是最值得尊重的品没有希望生存就失去了意义希望是
初夏一到,冰雪碧、冰可乐、冰芬达……各种带气的饮料又成了夏日宠儿。饮料虽好喝,但如果每天当水喝,很可能会喝出健康问题来。
25岁小伙饮料当水喝血糖暴了
25岁的小陈,杭州人,按照他的说法,大学毕业后就成了高级农民工,白天跑建筑工地,晚上在工地宿舍熬夜画建筑图纸。不管在工地还是宿舍,小陈几乎不离雪碧,一天工地跑下来不喝水,渴了就一瓶接一瓶的把雪碧当水喝。晚上在宿舍熬夜画图纸,也靠雪碧吊精力。前段时间,单位组织体检,身高174厘米的他体重172斤,空腹随机血糖19mmol/L,而正常人的空腹血糖一般不高于6.1mmol/L,体检报告怀疑小陈可能患有糖尿病。
小陈看到糖尿病三个字就蒙了,他往年体检除了体重超标外,连高血脂、高尿酸都没有过,家族也没有糖尿病,为啥今年就突然糖尿病了?小陈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内分泌代谢病科,一查血糖19.35mmol/L。 内分泌代谢病科副主任董凤芹主任医师仔细问诊后发
今天我们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通过阅读本章的内容,您将了解到:
学
习
目
标
1.孩子的本性真的是不爱学习吗?
2.让孩子喜欢的学习任务有什么特点?
3.我们该怎么做,帮助孩子爱上学习?
让我们开始阅读今天的内容吧!
孩子的本性真的是不爱学习吗?
学龄段孩子父母最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
❌“孩子不爱学习”,其实这个前提就是不对的。
孩子的本性真的是不爱学习的吗?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更细致地思考:
孩子到底不爱学“什么”?
孩子到底不爱学“什么”?
学校学习的科目,他有没有特别喜欢哪些学科,有没有特别不喜欢什么学科?
孩子真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吗?
孩子真的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吗?
比如搭积木、拼图、看绘本,这些事情都不喜欢吗?
一个妈妈曾经分享了她的故事:她说:
“没上小学之前,我儿子很优秀的,自己看书都能看一个多小时,自己玩拼图,能玩上半天,特别专注!唉,就是上了小学,一做学校的功课就不行了。”
我接着问:“他是学校的功课全都不行,还是有些科目比较爱学?”
那位妈妈说:
也不是全不行,语文背诵比较好,孩子很快就能完成,还自豪地给家人展示,但写字时就会特别拖拉;
数学做简单题也行,遇到难题不会做他就有些着急,如果题目量大,他看着题目就会发呆,很抵触。
也不是全不行,语文背诵比较好,孩子很快就能完成,还自豪地给家人展示,但写字时就会特别拖拉;
数学做简单题也行,遇到难题不会做他就有些着急,如果题目量大,他看着题目就会发呆,很抵触。
让孩子喜欢的学习任务有什么特点?
听了这个故事,我们就明白了:
孩子喜欢的学习任务要符合两“有”原则:一是有用,二是有趣。
看书、拼图有趣,这样的“学习”孩子喜欢;
语文背诵让孩子有成就感——有用,这样的学习孩子也喜欢。
但孩子会不爱学习呢?因为学校的学习不符合有趣,有用的原则。
作业量大或者题目太难不会做,导致孩子学得没成就感,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常常看不到学习对他的好处。
这就需要家长的陪伴和指引,要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看到学习行为的长远好处,让孩子去体会对学习的掌控感。
我们该怎么做,帮助孩子爱上学习?
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三个方面的努力,来帮助孩子提升学习的兴趣:
帮助孩子营造学习氛围
很多家长都有陪读的习惯,但是经常把陪读的局面弄得“鸡飞狗跳”,这是因为,我们在陪读的过程中用错了方法。
首先,陪读时不要总盯着孩子看。
有的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时眼睛盯着孩子的笔,写错了立刻指出来,孩子刚一走神儿立刻就敲桌子。
那孩子会是什么感觉?
就像我们在做饭,爱人在旁边看,我们刚一切菜,他就说“太粗了,再细点儿”;
油在锅里,我们手里拿着菜正要往里放,他又说“快放呀,一会儿油冒烟了”;
一小时下来,菜终于做好了,他又评价“这个菜盐放多了”“这个菜炒过火了”。
我们什么感觉?下次我们还要不要做饭?
一种行为如果得不到鼓励,我们也获得不了完成时的喜悦,如果在完成过程中还伴随着被指责的坏情绪,那么这种行为是没法坚持下来的。
孩子学习也一样,学习本身就很枯燥,如果旁边再一直伴随着父母的唠叨、指责,这样学习行为是很难坚持的。
要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一定要用心去帮孩子营造好的学习氛围。
比如孩子学习时,我们可以在旁边看书,和孩子说:“你写这两行字时,我想要把这页书看完,你别写太快哦,不要我刚看了半页你就写完了。”
孩子想超过你,他一定会“小宇宙爆发”偷偷快写。
隔段时间我们要真心感谢他,对他说:“陪你学习的这段时间,我自己读完这本书了,这样陪你学几年下来,妈妈也一定长进不少。”
其次,我们还要帮孩子做好作业管理。
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可以使用 【打勾清单法】。
☑️首先,我们帮孩子理清有哪些作业,然后将这些作业列一个清单。
☑️然后,确定作业完成的顺序,比如在精力最好的时候优先完成一些困难的作业,把简单的作业放到后面完成。
☑️最后,做完这项作业就在清单上打个钩,让孩子有成就感,然后开始做下一项。
这个清单打钩法是非常神奇的,将大目标拆解成有步骤、有次序的小目标,能够帮助孩子养成目标管理、时间管理的好习惯,也能让孩子体会到一项项完成作业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在孩子面对困难时,要认同他的畏难情绪
当孩子面对困难时,我们常常喜欢跟他说“没什么难的”。
孩子的内心其实觉得“好难,我做不到”,我们却跟他说“没有什么难的”,这就有了冲突。
就像我们刚刚工作的时候,一项艰巨的工作落到自己头上,这个任务对我们这种新手来说完全没有头绪,可是领导却说:“这件事没什么难的,你怎么还干不好?”
我们什么感受?恼火嘛!
所以在孩子面对困难时,首先我们要说真话,认同孩子的畏难情绪,对孩子说:“嗯,是的。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这样我们跟孩子之间就打开了沟通的第一步,让孩子知道我们在同一个频率上思考问题。
然后,跟他说:“妈妈也看到你好像一直在找办法,希望可以解决这道题,是吗?”,这一步是 把孩子内在的愿望明确地表述出来。
之后, 再鼓励孩子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说:“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样的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吧。”
当学习不顺利时,要帮助孩子想办法突破
有时家长看到孩子难过就宽慰他:“这个很难,别的同学也不会,没事的,你已经很棒了。”
❌这样的教育方法非常不好。
这看起来是我们在帮助孩子脱离焦躁,建立自信,但这是虚假的自信,孩子到了班上自己都会产生质疑:明明那么多人会,可是自己不会,还是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
面对孩子的难过,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一定不是帮孩子逃避,而是要跟他一起找到办法突破。
我们可以跟他说:“妈妈小时候口算也总是出错,后来姥姥专门给我出了很多口算题让我练习,每天100道,练得我都快‘吐血’了,后来我的口算成绩终于提高了。”
“这是什么垃圾?”当前,这样“直击灵魂”的提问在上海比比皆是。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意味着经过20多年倡导之后,垃圾分类终于将纳入法治框架。
那么, 到底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不分类的垃圾会带来怎样的损失?
究竟如何才能把啃了二十多年的垃圾分类“硬骨头”真正攻克?
6月19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物业人员通过舞蹈的形式吸引楼内人员参与了解垃圾分类。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1
“分”就是“减”
我国人口规模庞大,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堪称巨量。根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2015年提供的数据,我国人均生活垃圾年产生量为440千克,并以每年8%-10%的速度与增长。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垃圾处理能力不足。
以北京市为例,据北京市城管委主任孙新军介绍,现在全市每天会产生将近2.6万吨的生活垃圾,人均每天1.1公斤。目前北京有29个垃圾处理终端设施,都在满负荷运转。
据统计,垃圾分类可以使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减少三分之二,有利于改善垃圾品质,使得焚烧(或填埋)得以更好的无害化处理。
以垃圾焚烧为例,分类能助力焚烧处理做得更好,可起到减量(减少垃圾处理量)、减排(减少污染排放量)、提质(改善燃烧工况)、提效(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
北京环卫集团南宫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是北京第五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在一个深28米、能容纳1万吨垃圾的垃圾储仓里,两个巨大的抓斗起降张合,不断将垃圾投入2个温度在850℃以上的焚烧炉中。这个焚烧厂每天能“吃掉”1200吨的生活垃圾,并“吐出”约35万度电。
负责该焚烧厂的北京环卫集团南宫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满昌告诉记者,“生活垃圾分类后,垃圾热值能提升20%以上,大大提升了垃圾焚烧的发电量,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一方面垃圾焚烧厂在环保排放控制方面的压力会降低,另一方面再生能源转换率会进一步提升。”
光大证券环保团队认为,垃圾分类将进一步推动提高焚烧热值,幅度为30%-40%,若以0.4元/度上网电价计,垃圾焚烧项目盈利将提升15-20元/吨;同时垃圾分类还将控制二噁英排放,分类后二噁英排放降幅可达80%。
2
“一股脑”的难点和突破点
在北京,虽然多数小区的垃圾桶都贴有垃圾类别标识,但是大部分居民对于生活垃圾几乎都是混装处理,不会进行分类。不少居民表示:“反正垃圾车都是一股脑全部运走,分类了也没用。”
这样的现象和心态十分常见,在北京市市人大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郝志兰看来,一方面,当前“混装混运”现象影响了居民开展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居民垃圾分类不到位,也影响了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的效果。由此易形成垃圾投放主体和收运主体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推责的恶性循环。
那么这样的循环给如何破解呢?其实,垃圾分类的全部工作分为4个环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郝志兰所说的恶性循环主要发生在前三个环节。
袁满昌介绍,以他从事环卫事业多年的经验来看,目前北京已经在体系上做好了垃圾分类的准备,特别在分类处理的环节,各类垃圾都能得到合理的处置。而“混装混运”的现象在垃圾运输车辆升级换代以后也能得到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都不大,难点还是在于分类投放和分类收集环节。”
郝志兰表示,垃圾分类尚未成为居民的普遍行动和生活习惯。民意调查显示,北京居民对垃圾“四分类(厨余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知晓率达到了80%,但是居民分类投放的自觉性和参与率仍然较低,对厨余垃圾的准确投放率仅有2成。居民垃圾分类还处于“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的阶段。
据了解,目前在北京市30%的街道、乡镇已创建了100个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孙新军表示,2019年示范片区覆盖率要达到60%,覆盖200多个乡镇街道。
实际上,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还处于制度覆盖推广上,与实际覆盖差距较大。
“我们从市城管委提供的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小区名单中随机抽查了7个区的12个居民小区,其中厨余垃圾分出率较好的5个小区,基本靠的是‘绿袖标’的现场督导和二次分拣,人力成本较高。垃圾分类如果没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参与,就会出现‘试点成功,推广困难’的现象。”郝志兰表示。
6月19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垃圾回收人员将垃圾运回垃圾房,进行集中分类整理。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3
“罚”不是目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16个城市已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地方性法规或规章,26个城市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立法计划,2017年以来,上海、厦门、西宁、广州、深圳重庆、太原等地分别发布了垃圾分类地方性立法。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这意味着,在全国进行20多年倡导工作后,上海率先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在条例中首次明确对生活垃圾全流程进行分类,确立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和相应法律责任等。比
你们之间的联系,全靠你一人死撑
有这么一种男人,平时跟他聊天,可能会觉得相谈甚欢。但是所有的对话,几乎全是从你先开始。
你会经常跟他找话题聊,不舍得结束对话。但他好像从来都不会主动来找你,如果你不主动挑起话题,他就能十天半个月都不会联系你。
当你们发生了矛盾,闹冷战的时候,他的态度也是如此,一副不主动、不负责的态度。
有时候你只是跟他赌气,想使个小性子,只要他过来哄哄你,你就能转怒为喜。 但他却永远那么晾着你,丝毫不愿意花时间去找你。
其实谁都不是不讲道理,发脾气只是想看看他能为你退让到何种境地。
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一旦受了委屈就喜欢沉默。 在乎你的人会为你放下架子,不在乎你的人却维持着僵局,从头到尾,失望的人都只有你自己。
从来不对你解释什么
张爱玲的《小团圆》里有句话: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当初看到这一句时,小编特别有感触。
深爱着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忍不住变得卑微。 哪怕他不来找你,你还是能替他找着各种借口,不停地说服自己,安慰自己。
他不回你微信,不主动找你,就连你质问他时,他的态度也总是那么敷衍了事。他对自己做的一切,从不会过多地解释,反倒说你疑心病太重,不够体谅他。
可是,很多女人就是这么傻的,哪怕知道他说谎,但还是愿意相信。谁料他连一个谎言都懒得对你罗织,就这么践踏你的真心。
你总是给他找借口,甚至还反思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但这些理由,编到最后你自己都累了。
累了,就离开吧。 所托非人,就算了吧。他没那么爱你,你也知道的。
总有一天,你会找到那个秒回你的信息,置顶你的微信,常常想要黏着你的人。你的过去他或许无从参与,但你的未来会被他细心呵护,捧在手心。
结语:
很多男人总是觉得,女人在微信聊天上这么小一件事上,就常常小题大做,好像很无理
,再懂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