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第三集播出后,剧中攀岩馆那场戏引起了广泛关注。贾小朵割断王阳名绳索的瞬间,观众仿佛置身于《职场所见录》。当王阳名的钥匙坠下深渊时,弹幕里东北网友急得直喊:“这哪是人格清除?这是月底冲KPI呢!”这句话道出了许多职场人的心声。剧里的人格博弈,简直就是当代打工人在办公室里“互相伤害”的升级版。
攀岩戏的隐喻堪称“职场生存教科书”。贾小朵“处决”王阳名,表面上是精神厮杀,实际上是资源争夺战。王阳名代表的“水系人格”,那些不受控的情绪和回忆,在“996系统”中就是妥妥的“拖后腿代码”。徐天病历本上的“间歇性健忘症”,像极了被老板骂到失忆的状态——这哪是病?分明是身体自带的“职场应激保护程序”。最逗的是贾小朵的“人格分裂”,上班时唯唯诺诺被霸凌,下班时杀伐果决清人格,这不就是当代年轻人的“精神川剧变脸”?前一秒在客户面前当孙子,后一秒在被窝里骂老板,主打一个“分裂得明明白白”。
虚拟空间里的五行人格,活脱脱是资本社会的“打工人缩影”。火系人格的996燃烧、木系人格的颜值焦虑、金系人格的工具人属性,搁一块儿就是“职场五毒俱全套餐”。绿皮车厢里的厮杀,比《动物世界》还惨烈——你以为是人格打架?不,是被KPI逼疯的打工人在互相撕咬!石一本办公室的镜子最绝,无数倒影念着“优化、迭代、淘汰”,这哪是照镜子?分明是老板在耳边念紧箍咒:“这个月业绩不达标,你就等着被‘优化’吧!”看到这儿,忍不住想给编剧递话筒:“要不您来我们公司开个吐槽大会?素材管够!”
剧里对“NPC觉醒”的解构,比二人转还逗。贾小朵以为自己跳出了系统,结果反抗时刀子反光看见自己扭曲的脸——合着觉醒就是系统给咱设的“智商检测题”?就像我以为下班能躺平,结果老板一个电话喊去加班:“这是给你锻炼的机会!”都是套路!更绝的是“生日设定”——虞旦、柳条儿、铁林全是9月30日生日,这不就是互联网公司的“末位淘汰日”?徐天10月1日“重生”,妥妥的“系统版本迭代”,打工人辛辛苦苦干一年,最后落得个“数据清零”,比窦娥还冤!
结局预测方面,贾小朵怕是逃不过“二次异化”的命运。说不定她辛辛苦苦干完“人格清除”,等着兑换休假券,结果系统提示:“亲,您的假期已转化为调休,有效期至2099年哦~”这操作,比“中间商赚差价”还狠!心理学顾问剧透说贾小朵可能是AI测试员,徐天才是真人——这脑洞,比《西部世界》还大!想起剧中石一本办公室的监控延迟,再看贾小朵皮肤的数据裂纹,突然觉得打工人也挺像“AI”——每天重复着“开会、改需求、背锅”的代码,唯一区别是我们领的是工资,她们跑的是程序。
剧里最扎心的,是把职场PUA玩成了“意识层游戏”。贾小朵清除王阳名,像极了大厂的“361制度”——每年淘汰10%的员工,美其名曰“优化团队”。徐天那句“凭什么听你的”,简直是打工人的灵魂呐喊!结果弹幕神回复:“就凭你是‘可优化对象’!”这对话,比小品还搞笑,比现实还残酷。还有系统奖励的“休假券”,看着是福利,实则是“延长工时的糖衣炮弹”——你以为能休息?不,是让你“充完电接着卷”!
视觉效果确实没话说,绿皮火车穿越雪山的粒子特效堪比电影大片。但看久了突然发现,这华丽的虚拟空间,不就是资本给咱画的“元宇宙大饼”?看着光鲜亮丽,实则是另一个“996牢笼”。赵丽颖的演技没得说,瞳孔震颤、声线突变,把人格分裂演得入木三分。但角色设定太拧巴,一会儿要觉醒,一会儿要当工具人,换谁都得演劈叉——就像打工人,一会儿要当“团队协作标兵”,一会儿要做“独立创新人才”,活活把人逼成“精神分裂”。
建议编剧下次拍拍“职场分裂”吧!毕竟,在老板面前当“舔狗”,在同事面前当“卷王”,在家人面前当“失踪人口”的我们,早就是“多重人格”的资深玩家了。《在人间》里贾小朵的悲剧,不过是把我们心里的“小剧场”搬上了银幕——原来,最狠的“人格诈骗”,从来都发生在现实的职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