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于5月30日至6月1日在新加坡举行。5月31日,对话会举行了4场全体大会、一场部长级圆桌会议和3场特别论坛,聚焦区域安全热点话题。
在5月31日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公开阐述了其亚太政策。当天下午,在“亚太海上合作安全”特别论坛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副校长兼教育长胡钢锋发言,针对美西方等个别国家在会上对中国的无端指责进行了批驳。他表示不接受对中方的无端指责,指出这些指责有的无中生有,有的颠倒黑白,有的贼喊捉贼,根本目的是挑起事端,制造分裂,煽动对抗,搞乱亚太,这违反潮流,不得人心,也不可能得逞。他强调举办“香会”的初衷是为了研究问题,不是制造问题,是为了减小分歧,不是扩大分歧,应当坦诚交流,增信释疑。他还表示同处一个亚太,安危与共,必须求同存异,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第一次全体会议名为“美国‘印太安全’新愿景”,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所谓的“印太战略”已经出台多年,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认为该战略除了挑起事端、制造矛盾和分歧、挑拨离间、制造冲突外,什么也没有。相比之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发展合作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场景。截至2025年,中国已同17个周边国家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共识,在周边形成了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两大集群”的合作网络,并与周边25个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成为18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在对话会上,中方代表多次积极提问。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发表特别演讲后,国防大学教授张弛用英语提问,指出美国对东盟国家征收高关税,企图以此迫使东盟国家选边站队。安瓦尔回答称,东盟珍视与经贸伙伴的关系,不会以牺牲伙伴为代价来达成某种协议,也不支持或赞同任何违反自由贸易原则的单边行动。
张弛在会议结束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的香格里拉对话会议期间,亚洲的和平发展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过去40多年,亚洲地区保持了总体的和平稳定,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尽管本地区存在爆发冲突的一些潜在因素,但各国能够管控好矛盾分歧,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实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地区各国通过和合共生的亚洲智慧处理国与国关系。今年4月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亚洲安全模式,包括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三大要素,符合亚洲各国的共同利益,也为维护亚洲的稳定与繁荣指明了现实路径。
香格里拉对话会的正式名称为亚洲安全峰会,但在本届峰会上,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贸易战等话题也被多次提及。孟祥青认为这体现了全世界的担忧,因为美国毫无道理地挑起关税战、贸易战,实际上是站在世界的对立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各国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破坏。他表示,中方一贯重视香格里拉对话会这样一个讨论安全问题的平台,既包括传统的安全问题,也包括非传统的安全问题。中方的理念是通过沟通交流增信释疑、求同存异,共同探讨维护安全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和相互合作,实现地区的长期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