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文件IO

article/2025/7/2 14:59:13

🌟🌟作者主页:ephemerals__

🌟🌟所属专栏:Linux

前言

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系统管理,文件是Linux系统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文件是如何被创建、读取、写入以及存储的,是掌握Linux的必经之路。本文将深入探讨Linux文件IO的基础知识,从最基本的文件操作命令到系统调用,带你一步步揭开文件IO的神秘面纱。

一、C语言文件接口回顾

在学习Linux系统级文件操作之前,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C语言文件接口:

【c语言】玩转文件操作-CSDN博客

二、系统级文件IO接口

相比语言层面的文件操作函数,系统级文件IO接口更加接近底层。实际上,语言层的文件接口对系统级接口进行了封装,屏蔽了底层操作系统的复杂性。 并且,不同的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级文件接口也不同,语言层针对不同操作系统进行不同的封装,可以使用户无需在意操作系统差异,提高了跨平台性。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的Linux下系统文件接口。

文件的打开和关闭

open

open是一个系统调用,用于打开或创建一个磁盘级文件。它的函数原型如下: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 int flags);
int open(const char *pathname, int flags, mode_t mode);

参数pathname:要打开的文件路径(用字符串表示)

参数flags:表示打开文件的方式。可传入的参数有如下几种宏:

  • O_RDONLY只读模式打开文件。
  • O_WRONLY只写模式打开文件。
  • O_RDWR读写模式打开文件。
  • O_CREAT如果文件不存在,则创建文件(此时需要传第三个参数)。
  • O_TRUNC如果文件已存在,清空其内容。
  • O_APPEND写入时追加到文件末尾。

不难发现,上述的某些设定是可以同时存在(例如只写打开时,如果文件不存在可以设定创建文件,如果已经存在则清空),因此这些参数可以自行选择同时传入(例如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为什么可以用按位或的方式传入多个参数呢?其实是由位掩码实现的:

假如宏O_WRONLY被替换为0000 0001(二进制),而宏O_CREAT被替换为0000 0010(二进制),宏O_TRUNC被替换为0000 0100(二进制),三者按位或的结果就是0000 0111(二进制),就相当于将其二进制的对应位“点亮”为1,函数体内部通过按位与操作判断每一位是否为1,就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

Linux的很多系统调用都通过这种使用按位与的方式支持传入多个选项,既高效又简洁。

参数mode:表示文件的打开权限(第二个参数设定了O_CREAT时才需要),用八进制表示。如果不传入,会发生未定义行为。

注意:该参数只是设定了默认权限,并不是文件的实际权限,实际权限受到umask权限掩码影响。

返回值:成功时返回一个非负整数(文件描述符,稍后讲解),失败时返回-1。

修改当前进程创建文件时的权限掩码: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mode_t umask(mode_t mask); // 参数是八进制形式的新权限,返回旧权限

close

系统调用close的作用是关闭文件。其函数原型如下:

#include <unistd.h>int close(int fd);

参数:文件描述符,表示要关闭哪一个文件。

返回值: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文件描述符代表了文件,对文件的各种操作需要配合文件描述符进行。


文件打开与关闭使用示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int main()
{//以写的方式创建一个不存在的文件int fd = open("test.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if(fd < 0) // 说明文件打开失败{std::cerr << "文件打开失败" << std::endl;return 1;}//关闭文件close(fd);return 0;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当前路径下出现了一个叫做“test.txt”的文件。

文件的读写操作

write

write也是一个系统调用,它的功能是向文件写入内容。函数原型如下:

#include <unistd.h>ssize_t write(int fd, const void *buf, size_t count);

参数fd:要写入文件的文件描述符

参数buf:要写入的数据的起始地址

参数count:要写入的数据的字节数

返回值:成功时返回成功写入的字节数;失败时返回-1。

向文件写入字符串时,末尾不要带’\0’。因为字符串末尾有’\0’是C/C++等语言层面的概念,并非系统级要求,在文件当中没有意义。其次,我们学习C语言文件写入接口时,分为文本写入和二进制写入,但其实在系统层面,并没有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的区分,本质上都是字节流的形式。

使用示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cstring>int main()
{//以写的方式创建一个不存在的文件int fd = open("test.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if(fd < 0) // 说明文件打开失败{std::cerr << "文件打开失败" << std::endl;return 1;}const char* s = "hello world";write(fd, s, strlen(s)); // 写入//关闭文件close(fd);return 0;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ad

read的作用是从文件读取内容。函数原型如下:

#include <unistd.h>ssize_t read(int fd, void *buf, size_t count);

参数fd:要读的文件的文件描述符

参数buf:输出型参数,接收读入的数据(一般是字符数组或结构化数据的地址)

参数count:要读取的字节数(一般是字符数组或结构化数据的大小)

返回值:返回成功读入的字节数,0表示读到文件末尾,-1表示读取错误。

使用示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cstring>int main()
{//以读的方式打开文件test.txtint fd = open("test.txt", O_RDONLY);if(fd < 0){std::cerr << "文件打开失败" << std::endl;return 1;}char buffer[128]; // 创建一个结构化数据,用于将文件读到内存中int n = read(fd, buffer, sizeof(buffer) - 1); // 给'\0'留一个位置if(n > 0){//由于读入的是字符串,所以读取之后在末尾加上'\0'buffer[n] = '\0';//输出读到的数据std::cout << buffer << std::endl;}//关闭文件close(fd);return 0;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文件描述符

刚才学习系统文件操作接口时,我们已经初步接触到了“文件描述符”。文件描述符其实就是一个整数,用来唯一标识已经打开的文件,系统调用接口只通过文件描述符来区分文件。

C语言的FILE结构体内部就封装了文件描述符,对应成员叫做_fileno。

默认打开的三个流

之前学习C语言文件接口时,我们知道一个程序启动时会默认打开三个流,分别是标准输入流、标准输出流和标准错误流,这三个流分别对应文件描述符0、1、2。你可能会问:三个流难道是文件吗?实际上是如此。在Linux下,在进程层面我们认为“一切皆文件”,那么显示器和键盘也可以看作文件。我们能从键盘输入数据,实际上是从“键盘文件”读取数据;能在显示器上看到数据,实际上是向“显示器文件”写入数据

由于程序启动时默认就打开了这三个流,所以我们在进行键盘输入/显示器输出时,无需打开文件。这三个流当中,标准输入流对应键盘,而标准输出流和标准错误流对应显示器。

注:“默认打开输入输出流”的特性并不是某种语言所特有的,而是操作系统支持的。

接下来我们尝试对描述符为0、1、2的文件进行简单操作,验证刚才的说法: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cstring>int main()
{//从标准输入流读取数据std::cout << "请输入:" << std::flush;char buff[20];int n = read(0, buff, sizeof(buff) - 1);//向标准输出流写入数据std::cout << "标准输出流:" << std::flush;write(1, buff, n);//向标准错误流写入数据std::cout << "标准错误流:" << std::flush;write(2, buff, n);return 0;
}

运行结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这里我们虽然没有显式输出换行符,但是它们还是自动分成了三行,原因是read是以字节流的方式读入的,我们从键盘输入数据时,按下Enter时将换行符也读进了buff,因此输出时也带上了换行符。

文件描述符的本质与文件的打开过程

很明显,一个进程可以打开多个文件。而操作系统中存在着大量进程,也就意味着操作系统中存在者大量已打开的文件

就像管理进程一样,操作系统必然要对这些文件进行管理。因此,就一定有描述文件的结构体,还有数据结构将这些结构体组织起来。在Linux下,该结构体叫做struct file,代表被打开的文件。

那么,既然是进程打开了文件,那么进程和文件的对应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

实际上task_struct中有一个files_struct*类型的指针,叫做files,它指向一个struct files_struct结构体,该结构体叫做“文件描述符表”。文件描述符表就表示了当前进程打开的所有文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文件描述符表结构当中,有一个指针数组叫做fd_array,它的指针类型是file*,刚好指向struct file结构体,这样进程和文件就彻底连接起来了。

到这里,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文件描述符就是fd_array的数组下标。我们传入文件描述符,系统内部就将其当作下标来访问fd_array,进而访问对应的文件(struct file结构体)。

因此,当一个文件被打开时,要先将该文件从磁盘加载到内存中(数据拷贝),形成对应struct file结构体,然后在fd_array中分配一个指针,指向file结构体。后续就可以使用该指针对应的下标(也就是文件描述符),对文件进行操作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么,如果关闭文件,该文件所对应的struct file结构体就相应释放了吗?其实不一定。因为可能还有其他进程打开了这个文件。没错,如果这个文件已经被加载到内存,形成了struct file结构体,那么其他进程打开该文件时,就没必要重新创建struct file结构体,只需让其fd_array中的指针指向已经存在的struct file即可。此时如果要关闭该文件,直接释放struct file肯定是不可行的,因为其他进程还在使用该文件。所以我们能想到:struct file当中应该有类似智能指针shared_ptr引用计数,记录有多少个进程打开了该文件。只有引用计数为0时,才会释放掉struct file

补充:
struct file结构体描述的是已经打开的文件(也就是内存级文件),并不代表磁盘级文件。磁盘级文件和内存文件的关系就像是程序和进程的关系,程序加载到内存,运行起来后才叫做进程。磁盘级文件描述的是文件的属性和内容,而内存级文件描述了文件的打开模式、引用计数和操作集等等。

操作系统为每一个硬件设备都创建一个struct file,其中包含对设备进行读写操作的函数指针(也就是操作集)。尽管各个设备的读写接口不同,但它们的参数,返回值都相同,这样通过struct file内部的函数指针,就可通过回调的方式,用“相同的函数名”,调用不同的读写接口,在软件层屏蔽了不同设备的底层差异(C语言实现多态)。因此在进程层面,一切皆文件。

文件描述符的分配原则

文件创建时,文件描述符(也就是说fd_array的指针)并不是随机分配给新创建的文件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则。我们写一段代码进行验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cstring>int main()
{int fd1 = open("test1.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0666);std::cout << "fd1 : " << fd1 << std::endl;int fd2 = open("test2.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0666);std::cout << "fd2 : " << fd2 << std::endl;//关闭标准输入流close(0);int fd3 = open("test3.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0666);std::cout << "fd3 : " << fd3 << std::endl;int fd4 = open("test4.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0666);std::cout << "fd4 : " << fd4 << std::endl;int fd5 = open("test5.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0666);std::cout << "fd5 : " << fd5 << std::endl;close(fd1);close(fd2);close(fd3);close(fd4);close(fd5);return 0;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fd1和fd2以及fd3、fd4和fd5是逐渐递增的。而我们关闭了0(标准输入流)后,创建的fd3占据了原本标准输入流的文件描述符。从此可以得出结论:在fd_array的数组下标中,选择没有被使用的,且是最小的那个,作为新创建文件的文件描述符。

重定向

了解了文件描述符的分配规则以后,我们就可以利用它进行“重定向”操作了。先看一段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cstring>int main()
{close(1); // 关闭标准输出流int fd = open("test.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0666);if(fd < 0){std::cerr << "open error" << std::endl;return 1;}std::cout << "hello world" << std::endl;close(fd);return 0;
}

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关闭了标准输出流,然后创建了一个新文件。按照分配规则,则新文件会占据原本标准输出流的文件描述符“1”,此时我们再使用cout向标准输出流打印。结果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到,出现了一个文件,其内容包含了我们要打印的字符串。其实这种操作就叫做“输出重定向”。由于标准输出只针对与文件描述符为1的文件,所以重定向操作是将fd_array数组下标为1的指针指向修改到其他文件,导致标准输出不再作用于显示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然,同样的原理也可实现“输入重定向”“追加重定向(不清空重定向的文件进行追加写入)”等操作。

Linux下,有帮助我们进行重定向的系统调用

#include <unistd.h>int dup2(int oldfd, int newfd);

该函数会让文件描述符newfd所对应的指针指向oldfd所对应的文件。如果成功,返回newfd;否则返回-1。注意:oldfd必须是一个有效的文件描述符。

使用示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cstring>int main()
{int fd = open("test.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0666);if(fd < 0){std::cerr << "open error" << std::endl;return 1;}dup2(fd, 1); // 让标准输出指向创建的新文件std::cout << "hello world" << std::endl;close(fd);return 0;
}

四、缓冲区

之前我们学习C语言时,就已经接触过“缓冲区”的概念,今天我们就结合对内存级文件的了解,深入学习一下缓冲区。

缓冲区的本质就是一块内存区域。在操作系统中,实际上有两种不同的缓冲区:语言级缓冲区和文件内核缓冲区。

以C语言举例,创建文件时要调用fopen函数,它返回一个FILE*指针。此时,操作系统当中就会出现一个FILE结构对象,用来在语言层管理文件(例如之前提到的_fileno封装)。而C语言语言层的缓冲区就存在于FILE结构体中。当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之一,缓冲区内的数据就会被刷新,写入到系统级的文件内核缓冲区中:

  • 强制刷新(如调用fflush)
  • 满足以下刷新条件之一
    1. 处于写透模式 – 没有缓冲机制,立即刷新
    2. 缓冲区满了
    3. 行缓冲(换行时缓冲,一般针对显示器)
  • 进程退出

而文件内核缓冲区的刷新策略十分复杂,我们可以理解为只要从语言层缓冲区刷新到文件缓冲区,就相当于将数据交给了硬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实不需要缓冲区,就可以实现语言层到硬件层的数据交互。那么为什么会存在缓冲区呢?

  • 语言层缓冲区存在的意义:将数据写入文件必须通过系统调用,频繁使用系统调用的时间成本过高,使用语言层缓冲区将多次写入的数据收集起来,再统一写入,显著减少了使用系统调用的次数,提高效率。
  • 文件内核缓冲区存在的意义:提高系统调用的运行效率。

注:如果进行了重定向,那么对应文件的缓冲区刷新策略也会修改,因为文件被换走了,不同的文件,缓冲区刷新策略可能不同。

Linux的系统调用fsync可以将文件缓冲区的数据刷新到外设当中:

#include <unistd.h>int fsync(int fd); // 传入对应的文件描述符

小练习

判断以下代码的运行结果: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cstring>int main()
{int fd = open("test.txt", O_WRONLY | O_CREAT | O_TRUNC, 0666);if(fd < 0){std::cerr << "open error" << std::endl;return 1;}dup2(fd, 1); // 输出重定向printf("printf\n");fprintf(stdout, "fprintf\n");const char* s = "write\n";size_t len = strlen(s);write(1, s, len);fork(); // 创建子进程return 0;
}

运行结果:

![[Pasted image 20250601223628.png]]

解释:我们首先将标准输出重定向到test.txt文件中,然后进行三种写入操作。原本它们是要向显示器打印的,但由于重定向操作,改为向文件写入数据。因此,即便字符串末尾有“\n”,也没有刷新语言层缓冲区内的字符串,因此文件中先写入了“write”(因为这里直接通过系统调用写入,没有语言层缓冲区)。然后我们用fork创建了一个子进程,子进程和父进程共用一份代码和数据,由于语言层缓冲区位于FILE结构体中(也就是栈区中),因此父子进程共用一个语言层缓冲区。然后父子进程各退出一次,也就将语言层缓冲区刷新了两次,因此文件中就出现了两次“printf”和"fprintf"。

总结

本篇文章,我们深入学习了Linux的文件IO接口,并且对内存级文件的存储结构、缓冲区等概念有了深刻的认知。在内存级文件的基础上,博主接下来会和大家一起进入“磁盘级文件”的学习,深入理解文件系统相关知识。如果你觉得博主讲的还不错,就请留下一个小小的赞在走哦,感谢大家的支持❤❤❤


http://www.hkcw.cn/article/hLuJvAwQEN.shtml

相关文章

MYSQL MGR高可用

1&#xff0c;MYSQL MGR高可用是什么 简单来说&#xff0c;MySQL MGR 的核心目标就是&#xff1a;确保数据库服务在部分节点&#xff08;服务器&#xff09;发生故障时&#xff0c;整个数据库集群依然能够继续提供读写服务&#xff0c;最大限度地减少停机时间。 2. 核心优势 v…

【java面试】MySQL篇

MySQL篇 一、总体结构二、优化&#xff08;一&#xff09;定位慢查询1.1 开源工具1.2Mysql自带的慢日志查询1.3 总结 &#xff08;二&#xff09;定位后优化2.1 优化2.2 总结 &#xff08;三&#xff09;索引3.1 索引3.2 索引底层数据结构——B树3.3 总结 &#xff08;四&#…

头像预览和上传

在写一个项目的时候&#xff0c;遇到了头像修改这个功能的需求&#xff0c;在最开始的学习中发现可以通过type为file的input文件读取图片&#xff0c;然后将其转换为DataUrl格式&#xff0c;最终作为Ima元素的src即可在页面上展示图片。但到后面开始写交互的时候发现DataUrl格式…

解锁效率新高度:Agent Zero智能助手框架

探索Agent Zero AI框架&#xff1a;您的个性化智能助手 在迅速发展的科技世界&#xff0c;Agent Zero AI框架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全新的大门。被设计成能够与用户同步成长与学习的智能助手&#xff0c;Agent Zero展现了它作为个性化使用工具的非凡潜力。在本篇文章中&#xff0c;…

第43节:Vision Transformer (ViT)视觉领域的革命性架构

1. ViT的诞生背景与核心思想 Vision Transformer (ViT) 是2020年由Google Research团队提出的一种革命性计算机视觉架构,它将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中大获成功的Transformer模型引入到计算机视觉任务中。这一创新彻底改变了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NN)在视觉任务中的主导地位,为图…

leetcode0513. 找树左下角的值-meidum

1 题目&#xff1a;找树左下角的值 官方标定难度&#xff1a;中 给定一个二叉树的 根节点 root&#xff0c;请找出该二叉树的 最底层 最左边 节点的值。 假设二叉树中至少有一个节点。 示例 1: 输入: root [2,1,3] 输出: 1 示例 2: 输入: [1,2,3,4,null,5,6,null,null,7]…

从webshell管理工具(蚁剑 冰蝎 哥斯拉 菜刀 哥斯拉等)程控制主机后,再将这个控制能力上线到MSF 为什么要这么做了?一篇文章告诉你

目录 一、为什么Webshell管理工具需要上线到Metasploit&#xff1f; 什么情况下需要上线到Metasploit&#xff1f; 二、常见Webshell管理工具及上线Metasploit的步骤 1. 蚁剑&#xff08;AntSword&#xff09;上线到Metasploit 上线步骤&#xff1a; 实际案例&#xff1a…

【Ragflow】24.Ragflow-plus开发日志:增加分词逻辑,修复关键词检索失效问题

概述 在RagflowPlus v0.3.0 版本推出之后&#xff0c;反馈比较多的问题是&#xff1a;检索时&#xff0c;召回块显著变少了。 如上图所示&#xff0c;进行检索测试时&#xff0c;关键词相似度得分为0&#xff0c;导致混合相似度(加权相加得到)也被大幅拉低&#xff0c;低于设定…

YOLOv5 :训练自己的数据集

- **&#x1f368; 本文为[&#x1f517;365天深度学习训练营](https://mp.weixin.qq.com/s/rnFa-IeY93EpjVu0yzzjkw) 中的学习记录博客** - **&#x1f356; 原作者&#xff1a;[K同学啊](https://mtyjkh.blog.csdn.net/)** 我们接着上一篇文章配置完YOLOv5需要的环境后&#…

【Unity】云渲染

1 前言 最近在搞Unity云渲染的东西&#xff0c;所以研究了下官方提供的云渲染方案Unity Renderstreaming。注&#xff1a;本文使用的Unity渲染管线是URP。 2 文档 本文也只是介绍基本的使用方法&#xff0c;更详细内容参阅官方文档。官方文档&#xff1a;Unity Renderstreamin…

每日一道面试题---ArrayList的自动扩容机制(口述版本)

首先&#xff0c;ArrayList是基于动态数组实现的&#xff0c;它的容量是可以动态增长的&#xff0c;ArrayList的默认容量是10&#xff0c;当我们向ArrayList中插入一个数据时&#xff0c;第一步&#xff0c;会先进行一个条件的校验操作&#xff0c;先去判断ArrayList是不是一个…

分布式锁优化:使用Lua脚本保证释放锁的原子性问题

分布式锁优化&#xff08;二&#xff09;&#xff1a;使用Lua脚本保证释放锁的原子性问题 &#x1f4bb;黑马视频链接&#xff1a;Lua脚本解决多条命令原子性问题 在上一章节视频实现了一个可用的Redis分布式锁&#xff0c;采用SET NX EX命令实现互斥和过期自动释放机制&…

B1、进度汇报(— 25/05/31)

本文档汇总了各成员在 2025 年 5 月 11 日 ~ 5 月 31 日完成的工作。我们遇到了进度问题&#xff08;收工后需反思&#xff09;&#xff1a; 本学期第十四周&#xff08;05/19 ~ 05/25&#xff09;有相当多课程需要提交实验结果或上台展示。本学期第十六周&#xff08;06/02 ~…

BUUCTF[极客大挑战 2019]Havefun 1题解

BUUCTF[极客大挑战 2019]Havefun 1题解 题目分析解题理解代码逻辑&#xff1a;构造Payload&#xff1a; 总结 题目分析 生成靶机&#xff0c;进入网址&#xff1a; 首页几乎没有任何信息&#xff0c;公式化F12打开源码&#xff0c;发现一段被注释的源码&#xff1a; 下面我们…

常见算法题目5 -常见的排序算法

常见算法题目5 -常见的排序算法 本文介绍常见的排序算法的思路及代码实现(都是按照从小到大排列)&#xff0c;包括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 1.冒泡排序 思路&#xff1a;重复遍历数组&#xff0c;依次比较相邻元素&#xff0c;若顺序错误…

3.需求分析与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 测试点 定义: 测试时需要考虑的可测试方面&#xff0c;不同公司可能称为"检查点"或其它名称特点: 是需求分析的最后一个环节&#xff0c;用于解决"测哪里"和"怎么测"的问题举例说明: 如同打架时的各种招数&#xff0c;如直接约架、设…

【PCB设计】STM32开发板——电源设计

电源稳压器&#xff08;Power Regulator&#xff09;是一种在电源电压或者负载电流发生变化的时候&#xff0c;依然能够提供稳定输出电压的元件。 一、关于LDO电路 1.引入 小灯泡实验 2.LDO原理 3.LDO芯片结构框图 PNP型三极管&#xff0c;Ube上升&#xff0c;截至&#xff…

BUUCTF[HCTF 2018]WarmUp 1题解

BUUCTF[HCTF 2018]WarmUp 1题解 分析解题过程代码审计主体函数CHECK函数&#xff1a; 构造payload 总结 分析 启动靶机&#xff0c;进入网址&#xff0c;是一张滑稽的表情包&#xff1a; 程序化F12查看源码&#xff1a; 发现注释内容&#xff0c;访问 url:/source.php得到…

如何使用DAXStudio将PowerBI与Excel连接

如何使用DAXStudio将PowerBI与Excel连接 之前分享过一篇自动化文章&#xff1a;PowerBI链接EXCEL实现自动化报表&#xff0c;使用一个EXCEL宏工作薄将PowerBI与EXCEL连接起来&#xff0c;今天分享另一个方法&#xff1a;使用DAX Studio将PowerBI与EXCEL连接。 下面是使用DAX S…

neo4j 5.19.0两种基于向量进行相似度查询的方式

介绍 主要讲的是两种相似度查询 一种是创建向量索引&#xff0c;然后直接从索引的所有数据中进行相似度搜索&#xff0c;这种不支持基于自己查询的结果中进行相似度匹配另一种是自己调用向量方法生产相似度进行相似度搜索&#xff0c;这种可以基于自己的查询结果中进行相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