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号,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但这并不是中国真正挺直腰杆站起来不怕别人欺负的时刻:诚如外国人嘲笑我们的那样,“有弹无枪”!
两年之后,1966年10月27日,中国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本土“两弹结合”试验。
这种实验美国比我们早四年,但是在海上而非本土进行,5次试验2次成功,苏联无法被证实也无法被证伪,但是按照其张扬的个性来推测,大概率是没有试验成功过,要不然早就拿出来了。
原子弹虽然厉害,但是核裂变的威力相比较于核聚变毕竟太小:比如广岛上空爆炸的“小男孩”,当量大概为2万吨TNT,而迄今为止原子弹的最大当量是美国在1974年“国王”实验中爆炸的50万吨TNT,氢弹却是动辄可以搞到百万吨、千万吨TNT当量以上的,所以从原子弹到氢弹,才是真正的高门槛。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时7年3个月,苏联为6年3个月,英国为4年7个月,法国为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
“中国闪电般的进步,神话般不可思议。”西方科学家评论。
更让世界为之震惊的是,“于敏构型”设计的氢弹更适合实战,中国氢弹诞生之初就已经接近甚至完成了小型化的应用。
美国人的氢弹是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又称“T-U构型”,英国人实在搞不出来,于是美英技术共享,苏联人靠克格勃(间谍)的努力从美国佬手中搞到了“T-U构型”,而法国人在戴高乐的带领下本来要独立自主搞氢弹,可是当1967年6月17日中国氢弹成功引爆的时候,法国人还急得抓耳挠腮,于是就产生了法国氢弹的两步走:第一步,英国人伸出援助之手,教会了它氢弹怎么造,但没有教它小型化;第二步,民间一直有个说法是中国教会了它小型化,但是呢,肯定是要花一些代价滴。
所以美、英、俄都是“T-U构型”,法国就不提了,中国是“于敏构型”。
那么于敏构型到底有多牛呢?
美国首颗氢弹62吨,不能实战,而中国首颗氢弹只有1吨,能装到轰炸机和导弹上进行实战。这证明,中国于敏构型氢弹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远远领先美国的T-U构型。
中国氢弹之所以有如此轻的自身重量、如此大的爆炸当量,这就要归功于——于敏构型,中国人搞原子弹是勒紧裤腰带搞,而且是在与美苏同时交恶的背景下争分夺秒的搞,所以中国人更迫切的需要成本低且可用于实战的氢弹问世,于敏就以他天才般的构想,使得中国的第一枚氢弹就实现了小型化,可直接投入实战,直接具有战略核震慑力!
当时让许多“黑中国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人失望的是,于敏在1988年之前从没出过国,不同于钱学森、邓稼先等从美国回来的科学家,他是土生土长的没出过国门的“土专家”,被大家戏称为“国产土专家1号”。
于敏之所以这么牛,跟他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当时他还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在一次代数考试中,由于试题极难,数学系的平均成绩竟然不足20分,而有一张成绩单,几乎轰动了整个北大校园:于敏,100分!
从此,于敏的大名在北大校园,总是跟“天才”二字连在一起,就连张宗燧先生都无比欣慰地说:“我教学了一辈子,从未见过于敏这么好的学生!”
说起教育,我们就不得不谈一下苏联了,新中国的教育基本是学苏联的,于敏和当时的老一辈科学家接受的就是苏式教育,苏式教育的特点是注重知识的传输,直接先把知识点告诉你,然后再来帮助你理解。这跟欧洲的先给你透一点,然后一步步教你不同。
两者各有优势,一个是更直接更容易传播,一个是需要老师有很高的把控力,所以欧美的教育对老师要求很高。
我们中国老一辈的科学家基础功扎实,就是因为当时苏式教育的训练。
有的人说我们学苏联的教育制度不行,出不了人才,这其实是不全面的,俄罗斯现在也依然沿用着前苏联的教材,俄罗斯的理工毕业生依然是世界最好的一批理工毕业生之一。
有机会,大家应该给孩子看看俄罗斯的科普书。
上个月有一位读者就私信我,问有没有那套俄罗斯人写的科普书。
他没有说书名,但我一听就知道他说的是《俄罗斯大师科学丛书》,一共十本。这是俄罗斯最有名的科普大牛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写的。
他牛到什么程度?
为了表彰他的成绩,人类拍到的第一个月球环形山,名字就命名为“别莱利曼”环形山。
这套书一共有十本,理工类的基础的一些知识,这套书全讲到了。只是这个书,不是一个随便看看的书,不是那种漫画类的科普书。它切入的点很浅,但会慢慢讲到很深的知识。而且有一点偏奥赛,毕竟奥数这个东西就是苏联人发明的。
这个书比较合适小学高年级以及初中的孩子。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的。在孩子的学习中,可以看一些漫画类的科普书,但最终一定要归到这样专业性的科普书上。
因为高考的时,题目就几乎全是文字的。好多孩子连题都读不完读不懂,就是只看漫画型的,不看文字型的。
这套书对孩子提高科学认识,尤其是涨成绩很有效果。为什么呢?
一是俄罗斯本身的教育是世界一流的。他们的教学方法很特别。
另外,俄罗斯的教学体系跟中国教育是无缝衔接的。因为中国的教育体系就是学苏联的啊。
最后,中国更容易理解俄罗斯的思维模式。大概大家还是有渊源的。
二来,我们引进英美的书多,但俄罗斯的引进的少,这意味着,一旦引进,就是这个类目最好的。
今天特地把这套书介绍给所有的读者,这套书一共十本,原价是301。出版社给到我们的团购价是135。
这套书包括了数理化的各个层面,适合小学到初中的孩子,孩子看完后,对数理化就会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大家点下面的链接参团,让孩子接受俄罗斯的一流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