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夏朝第三篇蜀夏(三星堆)
第十五章三星堆龟背形网格器内的龟背形玉器是礼器“社”,也是礼器“鸱龟”
三星堆龟背形网格状器是个什么器物?占卜?连山?化圆为方割圆术?我认为龟背网格状器是背器,里面的龟背形玉器才是重点。这个龟背形玉器才是最重要的礼器,它是“土”的象征,也就是“社”;它也可能是纪念大禹治水的礼器。
龟背网格状器
一、龟背形玉器是“土”的象征,也就是“社”的象征
1、“土”与“社”:“土”是“社”的本字,土的祭祀就是“社”,土是根本。所以龟背形玉器就是“土”,也就是“社”
社字的演变流程图
“ 社”的本意是“土”。甲骨文中没有“社”,甲骨文以“土”为“社”。在战国时期加“示”为“社”。
以“土”为基点,古人产生了一系列的思维流变。有“土”就有“土地神”,所以在古代一块土地上就必建一座“土地庙”,所以“土”就有了“土地庙”的含义。土地庙就是“社”;有土地庙就有祭祀,祭祀土地神的仪式、日期、地点也归之于“社”,所以祭祀土地神的地方也叫“社”;这块土地上的居民,也可以设为“社”,所以“社”就成了基层行政单位。周代以25户为“一社”;“社”为“土神”,还有一个“稷”为“谷神”,古代祈求天下平安、五谷丰登,每年祭祀“社稷”,到周代“社稷”就成了国家必须祭祀的主神,以后“社稷”就成了国家的象征。
但是,在五帝到夏朝,“稷”作为政务官“稷正”而存在,所以还没有被“神化”。夏代被神化的是“土”,夏朝直辖和附辖之地域,均为“夏土”,“夏土”之神就是夏朝最大的土地神。供奉夏土和祭祀夏土的地方,就是“夏社”。在夏朝,“夏社”的祭祀功能逐渐扩展,“夏社”就有了“宗庙”的功能。
古人把“大地”叫做什么?古人把大地谓之“土”。例如《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举行敬土祭祀,就是“社”。实际上,“土”是“社”的本字,在夏代以至于商代,一个“土”就可以代表与“土”有关的所有“字”。在祭祀起初,选择一个地方祭祀“土”,这个地方就是“社”;接着建立祭台,这个祭台就是“社”;之后取土建房,房子就是“社”,所以有房屋的“社”也就是“庙”。在领土国家概念被进一步强化后,“社”跟“稷”演变成了“社稷”,“社稷”也就是国家的根本。
“社”与“土”之间的关系,在古籍中也有记载。《竹书纪年.帝桀》记载“帝桀十五年,商侯履迁于亳(成汤元年)”,《竹书纪年.殷商成汤》记载:“(成汤)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始屋夏社”。这个亳是西亳。
西亳在哪里呢?史籍记载西亳在洛水流域的偃师尸乡,考古发现的偃师商城就是西亳。考古发现的偃师商城距离夏代二里头遗址6公里。
根据《竹书纪年.帝桀》记载:夏桀元年居斟抃,夏桀13年迁河南(二里头遗址),夏桀14年返回安邑,把元妃妹熹遗弃在河南(二里头)。夏桀15年,商侯履迁于亳(西亳)。履就是汤。夏桀31年夏桀被商汤灭亡。
这里的“始屋夏社”,就是“始居夏土”,夏土就是夏朝的直辖领土。河南、河东和河内就是夏朝的直辖区域,所以这句话的“夏社”就是指“夏土”。所以就“土”而言,原始意义是“大地”,裂土分封的时候“土”是疆土。
从造型来看,龟背形玉器就是“土”,也就是“社”,是夏社最重要的礼器。这个龟背形玉器是三星堆最根本、最重要的礼器,三星堆所有的祭祀活动都是以“土”(龟背形玉器)展开的,所以龟背形玉器是三星堆夏社的最重要的礼器。
2、三星堆龟背形网格状器非“割方术”,因为网格不规整,表明这个器物只是一个背器
在《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之“盖天”宇宙观和“归藏连山历”》一文中,我谈过古人大地测量技术:割圆术。
盖天说说明书(大地湾四期彩陶)
上图形象表达了“盖天说”:外椭圆表示“天穹”,内葫芦形表示“大地”,天穹是球体,大地也是球体,这是完整的盖天说。大地湾时期的“盖天说”不是“天圆地方”,而是“天圆地圆”,大球体内含小球体。大地已经网格化了,这个大地网格,是大地测量的意思,测量大地的办法就是“割圆术”,即割圆为方,测量南北、东西距离,计算大地的面积。对于不规则地形的测量,同样是用“分割成方”技术。
仰韶文化彩陶网纹船形壶新石器时代
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壶上的大地已经被网格化了。网格化的大地外是列山,东西各七座列山。东西对立山之间连线,就是太阳升起到落山的运动轨迹。这就是连山历存在的证据。
不过,这是起始阶段的连山历,因为南北没有对立的山。这个历法,只能定时节,不能定时辰。这个图也表明,连山历的建立是逐步的,即先定节气和时节,后分时辰。这与古人是先建立“十天干”后建立“十二时辰”的记载是一致的。
据传说,燧人氏在距今50000年时发明“钻木取火”,随后在使用燧石时又发明“燧石取火”;在距今12000年时发明十天干陶文(应该是书契),创立“十天干”以纪日,就是“天时”。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也分阴阳。天数25来自十天干的阴阳应用,地数30来自十二地支的阴阳应用。
马家窑彩陶
由下向上看马家窑彩陶,可见到网格化的大地,连山符号,南北回归线和赤道,苍穹。这是一幅马家窑时期天地日宇宙模拟图,是马家窑时期古人的宇宙观。这幅图在盖天说的基础上加入了太阳运行轨迹,即南北回归线和赤道。南北回归线和赤道,就是太阳的归藏运动,马家窑时期的日历应该是归藏历,就是“二分二至”“归藏”历法。
对比“网格”,发现三星堆龟形网格状器的网格不规整,所以不是“割方术”的代表物。我认为这个龟背形网格状器的“网格”没有寓意,就是青铜制作的网格状背器,就是背东西的器物,如同现在的篾制的背篓一样。说它是背器,因为它的一面是龟背形,一边是平面形,设置有“背带”,跟“背器”适合。当然,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器物也适宜于挂起来。
龟背形网格状器可以打开,也可以关上,两边均有软青铜长带,它是背器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装在龟背形网格器内的“龟背形玉器”才是重点礼器。
3、“龟背形网格状器”内装的“龟背形玉器”就是“土”,是大地模型,上应刻有山河走向
龟背形网格状器里面装的是什么呢?是龟背形玉器。为什么是“龟背形”玉器?这得一步一步地分析。
(1)凌家滩的玉板和玉龟就是凌家滩古国的最重要的礼器“社”
首先我们在凌家滩遗址出土了“玉龟”和“玉板”。
凌家滩玉龟和凌家滩玉板
玉板正面为长方形,反面略内凹,两短边各对钻5个圆孔,一长边对钻9个圆孔,另一长边在两端对钻4个圆孔。玉板中部雕刻有一个圆圈,圈内雕刻着方心八角星纹;圈外雕一大椭圆形,两圆以直线平分为八等分(每等分雕刻一圭形纹),在椭圆外沿圈边对着长方形玉板的四角各雕刻一圭形纹饰。
这件玉龟和玉牌是叠压一起同时出土的,说明这两件玉器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什么联系呢?考古专家们认为“应为占卜工具”。
出土时的原始状态呢?此二器物在出土时,玉板夹放在玉龟的龟甲里面,这个状况真的和中国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元龟衔符”(《黄帝出军诀》)、“元龟负书出”(《尚书中侯》)“大龟负图”(《龙龟河图》)十分相像。说是占卜的工具,也不错。
但是怎么占卜呢?
《礼记·曲礼上》中曰:"龟为卜,策为筮"。说明古时占卜用龟甲,筮用蓍草。《太史公自序》曰:"三王不同龟,四夷各异卜,然各以决吉凶。略窥其要,作《龟策列传》"。它指明了写作此篇的动机与缘由。
《史记·龟策列传》中说“四维已定,八卦相望”。这实际上叙述的是建立宇宙模型。所以我认为所谓“四维八卦”,实际就是最初的“定方位”。“定方位”是建立宇宙模型的开始。凌家滩玉板是“大地方位模型”。那么玉龟呢?玉龟就是“天穹模型”。玉板处于玉龟之中,就是“盖天说”模型,也可以说“玉板与玉龟”的组合就是一个浓缩的“社”。
凌家滩玉板是一个中间凸起的平板造型,这是凌家滩的“大地造型”;玉龟则是屋;玉板和玉龟组成的就是“社”。所以凌家滩出土的玉板和玉龟,不是专门的“占卜工具”,而是凌家滩古国最重要的礼器“社”。
(2)再回到西部。我们也可以找到三星堆龟背形玉器是“大地模型”的造型根据
仰韶文化彩陶上的大地模型(大地是平面的)
仰韶文化彩陶上的大地模型看,大地是平面的,大地四周是向下椭的,就是龟背形。而且大地由上下龟背形共同组成,中间的黑线是太阳运行轨道,黑线上的圆球就是太阳。所以中国很早就有“大地是球形”的认识,因为地下是“地狱”,人死后去的地方。
这是仰韶文化时期,由“上下龟背型大地”组成的“大地模型”。
上下龟背型大地组成的“大地模型”,我认为是在距今8000年到6000年之间形成的,是上古中国西部从大地湾文化时期到仰韶文化时期形成的大地模型。在我的论述体系中,距今8000年到6000年期间,欧亚古大陆四周沉浸在大海中,非洲和美洲与欧亚大陆隔海远离,而欧亚大陆,仅有中间的高地部分表露在大海之上,如同“龟背”。
龟背形大地模型,是对距今8000年到6000年处于大洪水中的欧亚古大陆的实景模拟。龟背形大地模型是上下两个龟背相扣,组成的是一个椭球体。是人间和地狱兼顾的大地模型。以欧亚大陆的中部为观测点,以距今8000年到6000年为史前的一次大洪水时间,欧亚大陆中部最高,向西、向南、向东、向北逐渐降坡,最后深入大海。在欧亚大陆的西部,是西低东高;在欧亚大陆的东部,是西高东低。
(3)在生活中,我就遇到过同样的状况
我老家处于小澴河东岸的一块临河高地上,我小时候的记忆是几乎每年都会涨水,洪水最大的时候,我所居的湾子四周是水,就我老家这个湾子漂浮在洪水中央。每当在小孩子们惊慌失措的时候,老人们都十分安详,该干啥就干啥。问老人什么原因不担心,老人们会笑答“我们这是一块抱鸡萌地,水涨地也会涨,从来没有淹过水”。果然十天半月,水就退了。
什么是“抱鸡萌”呢?就是孵蛋的老母鸡。老母鸡浮在水中,是永远淹不到的。
把“地”比拟成“老母鸡”,跟把“地”比拟成“龟背”是一个类型。这就是中国人古有的“模型理论”。
二、在三星堆夏社祭祀活动中,龟背形玉器也是纪念性礼器“鸱龟”,以铭记“大禹治水”之功德
纪念大禹治水,也应该是三星堆祭祀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大禹治水,有应龙和鸱龟相助。应龙导水,鸱龟开道。《楚辞.天问》说“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鸱龟就是象鸱鸟的龟,龟背形玉器对鸱龟是一个映证。三星堆出土了很多的龙,这些龙对应龙进行了映证。
根据文献记载,大禹治水,是按图作业,这个图是玄龟所献的“河图”。
所以龟背形玉器,如果是大禹治水的原器,上面可能刻有河图。如果不是原器物,就是象征器物,可能就没有图。
在大禹治水期间,应该有一个专门的工作人员背着这个有河图的龟背形玉器跟大禹一起行动。所以原始龟背形玉器,上面应有河图,也应有大禹用毛笔做的记录。对于行走在治水之旅上的大禹,这个被人背着随行的龟背形玉器,也相当于一块用于记录的玉板。
这块龟背形玉器对于大禹来讲,可能还是治水指挥权的信物。“帝赐玄圭”也可能是“帝赐玄龟”,是帝尧授权大禹治水的权力象征。时间久远,这些大禹治水的器物都被神化了,产生或者衍生出很多神话故事。比如龟背形玉器,也会是统治权力流转的信物,得龟背形玉器者,得天下也。
三、总结:三星堆出土的龟背形网格器内的龟背形玉器是“土”“社”,也是“大禹治水”的纪念礼器“鸱龟”,还可能集多种寓意于一体
希望不要又有人产生说辞逻辑的混乱。说三星堆是蜀夏建立的“夏社”,是夏朝“夏社”的继续,是说三星堆是蜀夏人建立的建立的大型祭祀的宗庙。夏社的祭祀内容繁多,各有礼仪和礼器。有的礼器的寓意是专一的,有的礼器的寓意是多意一体的。三星堆出土的龟背形网格器就是集多种寓意于一体的礼器。
有些人只记得卦象,就一切考古发现都得是卦象予以解释,不知道古人还有卦象之前的无卦象的漫长时间的冥想和探索;有些人只知道天文地理历法,所以一切的考古发现都得以天文地理历法予以解释,不知道古人还有没有天文之前的漫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卦象也好,天文地理历法也好,都是古人在漫长的探索实践里逐步建立的,是华夏文明组成的要素。一个强大的文明从来就不是单一的,正如我所说的一个族群的崛起绝不是单一父系基因造就。
中华文明有易文化,有天文地理历法,也有建立在易学、天文地理历法之上的典章制度和科技成就。礼器和礼仪,就是国家典章制度的具象,在早期国家阶段,礼器和礼仪是国家的根基。在早期国家阶段,上古中国境内,氏国或氏国集团成千上万,他们都是国家的根基。以单一的思维去解读,如何能揭示历史?
有些人总想把我的作品归入他们的话语体系,做一些没有意义的提问,不知道我的话语体系早就已经形成,我如今是在做一些修补和整理罢了。别徒劳了!要看我的作品就全面地看,前后对比看,不看也不勉强,重要的是别伤了和气。
黄饮冰2022年6月18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