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咖啡界的新秀瑞幸咖啡向星巴克开火了,公开指责星巴克不正当竞争。
星巴克淡定回应:无意参与其它品牌的市场炒作,欢迎有序竞争。
双方剑拔弩张,谁在说谎?
公开信挑起争端
5月15日,瑞幸咖啡官方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将矛头指向了国内咖啡界的霸主——星巴克。
信中,瑞幸咖啡指责星巴克利用行业垄断地位对物业和供应商施压,迫使他们在双方竞争中选边站。
同时,瑞幸咖啡还表示已委托律师向国家反垄断机构进行投诉,同时向法院提起诉讼。
面对瑞幸咖啡的来势汹汹,星巴克淡定回应:“我们无意参与其他品牌的市场炒作,我们欢迎有序竞争。”
言语平淡却绵里藏针,暗指瑞幸咖啡借星巴克炒作自己。
一方是行业新秀以受害者姿态控诉同行不正当竞争,另一方是巨头企业指责创业公司“碰瓷”炒作。
一来一回,双方口头上打得火热,吃瓜群众却懵了。
到底谁说的是真话?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先弄清楚这两家公司是干嘛的,双方的关系如何。
新零售咖啡搅局
星巴克就不用介绍了,作为国内市场份额遥遥领先的咖啡品牌,大多数人应该都听说过。
瑞幸咖啡作为咖啡界的新秀,大众对它的了解就比较有限了。
这是一个由原神州优车集团COO钱治亚创建的全新的咖啡品牌。
2018年1月1日开始在上海、北京等13个城市进行试营业。
到今年5月,瑞幸咖啡在全国开了525家门店,5月8日宣布正式营业。
瑞幸咖啡在正式营业前曾做过大规模的宣传,请来张震、汤唯代言,地铁、公交站台、写字楼电梯内都充斥着宣传海报。
无忌哥就是看到电梯里张震帅气的海报才知道公司楼下新开了一家咖啡店。
除此之外,瑞幸咖啡还推出咖啡免费送活动,以朋友分享的方式进行推广。
只要分享成功,分享者与被分享者都将获得一杯免费咖啡,这样不惜血本的推广方式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病毒式的传播,营销上获得了巨大成功。
5月8日的发布会上,瑞幸咖啡公布了“做每个人都喝得起、喝的到的好咖啡”经营理念以及“新零售专业咖啡运营商”的公司定位。
瑞幸咖啡与全球顶尖的咖啡供应商进行合作,从瑞士雪莱与弗兰卡公司购买咖啡机,从世界糖浆品牌法布芮公司、乳制品企业恒天然集团进口原材料。
在保证了咖啡的品质之后,瑞幸的定价普遍低于星巴克,同时还提供线上预订到店自提、送货上门等服务。
显而易见,瑞幸的目标人群是城市白领,星巴克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瑞幸凭什么和星巴克竞争?
作为一名咖啡新秀,瑞幸凭什么敢挑战行业霸主星巴克呢?
1运用低价优质打开市场
瑞幸创业之初就获得了神州优车的投资,短短4个月在全国开了525家店面,资金上十分充足。
充足的资金不仅让瑞幸咖啡舍得在宣传上破费,同样也让它在定价策略上敢于去和星巴克打价格战。
瑞幸咖啡的价格普遍低于星巴克,但在宣传中却反复强调合作的都是全球顶级供应商,暗示咖啡品质不输星巴克。
以低价优质形成竞争力抢占市场,商业竞争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外卖、打车都曾爆发过规模巨大的价格战。
2营销宣传打开知名度
在全国大张旗鼓的开店后,瑞幸咖啡开始了品牌的营销之路。
先是请来张震、汤唯这样的明星代言,在写字楼电梯、公交、地铁等各个城市人群聚集的地方进行狂轰滥炸,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上线不久又推出了免费得咖啡、买二赠一、买五赠五等活动。
利用分享免费得咖啡的活动,瑞幸咖啡在社交媒体上形成了病毒式的传播,毕竟免费是互联网永不过时的营销手段。
3差异化竞争
瑞幸咖啡采取前店后仓的模式,经营上类似于盒马鲜生,允许顾客线上预定到店自提,也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众所周知星巴克虽然在国内咖啡行业称霸许久,但一直没有提供较好的外卖服务。
一方面是因为星巴克自身的企业文化,更偏向于让顾客到店感受店内的气氛,通过咖啡文化吸引顾客,增加顾客的忠诚度。
另一方面,星巴克的店铺中存在展柜,陈列其中的蛋糕、甜点都可能在顾客排队期间达成交易。
星巴克认为放弃外卖这点利益,增加顾客的到店率,换取更多销售机会是划算的。
这样的做法无疑给瑞幸咖啡提供了机会。
谁对谁错
即便国内市场经过星巴克这么多年的教育,咖啡依然是一个小众饮品。
而在这部分习惯消费咖啡的小众人群之中,真正了解咖啡文化,会因为一点品质上的差异就忠实地追随星巴克的人恐怕更加稀少,所以星巴克想要依靠咖啡文化形成行业壁垒并不容易。
更多人只是将咖啡当作在工作中提神的工具罢了,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怀。
在保证了咖啡品质之后,还提供更加方便的送货上门服务,他们有什么理由不选择瑞幸呢?
以这个角度考虑,星巴克通过供应链和物业进行施压,阻碍瑞幸的扩张似乎是说的通的。
毕竟,双方目标用户一致,通过物业的排他性协议让瑞幸咖啡远离星巴克的用户群体,在竞争上十分有效。
在百度文库中,也可以找到一份真假难辨的星巴克租赁合同,合同中5.3条款清楚地写明了排他性的定义和内容,与瑞幸在公开信中的控诉基本一致。
种种迹象仿佛坐实了星巴克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但也存在很多疑点,最明显的就是瑞幸咖啡是否给星巴克造成了如此大的竞争压力?
一个刚刚投入运营不久的咖啡品牌,即便本身的产品、服务都非常好,难道就会让行业霸主感到恐惧吗?
反观瑞幸咖啡,之前在宣传上十分高调,这次的公开信又将矛头直指星巴克,难免让人怀疑是在“碰瓷”炒作。
毕竟这样的营销套路网友早就见怪不怪了。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瑞幸已经委托律师提起了诉讼,结果如何还要等待法院的判决。
在判决出来之前,广大吃瓜群众恐怕也只能欣赏双方互怼,在无数猜测中等待真相的到来。
来源:电子商务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