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夏天的高温让人感觉像是置身于一个大火炉中。不仅我们为40度的高温叫苦不迭,地球另一端的欧洲也深受其害。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甚至因为热膨胀而向阳光照射的一侧倾斜了20公分。
2024年被确认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6℃。欧洲成为全球变暖最快的地区之一,从地中海沿岸到英国、德国,整个欧洲大陆都被一个巨大的“热穹顶”笼罩。这个“热穹顶”像一个看不见的巨型锅盖,把热空气压在地面上,使温度不断攀升。原本温和宜人的欧洲气候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桑拿房。连一向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都发布了北极圈历史上第一个高温警报。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说,地球将变得越来越热,越来越危险,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幸免。这种极端高温直接引发了连锁反应。希腊在2024年发生了约9500起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超过4万公顷,烟雾污染了空气并加剧了温室效应。挪威的冻土机场跑道开始融化变形,基础设施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高温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空调用电量急剧增加,电网负荷超出设计极限,导致欧洲多国大面积停电。没有空调的老年人和婴幼儿面临生命威胁,医院急诊科挤满了中暑患者。
法国90多个行政区中有80多个发布了高温预警,剩下的十几个进入红色预警状态。极端高温迫使超过1000所学校停课,5000多个家庭被迫停电,铁路运输也受到严重影响。法国高速铁路TGV不得不降速运行,以防止铁轨热胀变形。埃菲尔铁塔因钢结构受热膨胀向阳光照射的一侧倾斜了20公分,冬天又会缩回10公分左右。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法国政府关闭铁塔顶部,并用冷水给铁塔降温。
目前,法国只有战略建筑和公共交通才有降温系统,而且必须是绿色降温方式。普通民众想装空调却遭到政府反对,理由是空调会加剧热岛效应和碳排放。这种政策引发了社会矛盾。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临时降温措施,如公共场所设置喷雾降温设备,鼓励居民到有空调的购物中心避暑,甚至开放地铁站作为临时避暑场所。但这些措施更像是权宜之计。
2025年6月成为欧洲历史上最热的六月,西班牙气温飙升到42℃,导致300多人死亡,其中200多人被确诊为中暑或热射病。意大利甚至出现了工人因高温猝死的悲剧。高温对人体的杀伤力远超想象,当气温超过35℃时,人体散热能力下降;达到40℃以上时,人体几乎无法通过出汗调节体温。户外劳动者、老年人等弱势群体面临的风险最高,热相关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形成了复合威胁。
高温带来的死亡往往是渐进且隐蔽的。老年人可能只是觉得有点不舒服,几个小时后就可能因为脱水和器官衰竭而死亡。心血管疾病、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率都会显著上升。高温还加剧了人群聚集和疾病传播风险,救护车出动频率比平时高出几倍,医疗系统面临巨大压力。南欧国家的农业也遭受重创,葡萄园里的葡萄被晒成了“葡萄干”,橄榄树叶片枯萎,农民收入大幅下降。旅游业同样受到冲击,许多游客取消了前往南欧的旅行计划,酒店和餐厅生意一落千丈。
全球变暖的速度正在加快,以前每年升温0.2℃,现在已经飙升到每年0.27℃。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422ppm,甲烷浓度达到1897ppb,这两个数字都创下了历史峰值。甲烷的升温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8倍,它像一个超级加热器,疯狂地给地球升温。这些温室气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和垃圾处理等人类活动。
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原本能够反射阳光的白色冰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吸收热量的深色海水。北极海冰已经缩减了6%,永久冻土融化释放出更多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森林火灾频发又释放出大量碳,形成失控的反馈循环。这种变化对粮食安全构成了毁灭性威胁。《自然》期刊发出警告:如果升温3℃,人类将失去早餐。玉米产量会减少12%-28%,气温每升高1℃,人类的食物供应就会减少121千卡。农作物对温度极其敏感,温度升高会缩短生长期,降低产量和品质。水稻、小麦、玉米这些主要粮食作物在高温下会出现热害,花粉活力下降,结实率降低。高温还会加剧病虫害的发生,农民不得不使用更多农药,增加了环境负担。
海洋也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珊瑚大面积白化死亡,海洋生态系统遭受重创。海平面上升威胁着沿海城市,一些岛国面临被淹没的风险。海洋酸化加剧,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面对这场全球高温危机,每个人都有责任。科学家指出,如果我们能在2030年前将全球排放量削减43%,仍有可能避免最坏的结果。从日常生活做起,减少碳足迹,选择绿色出行,支持可再生能源,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汇聚起来就是改变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