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香港游客退订日本游造成的经济损失问题,综合多方信息分析如下:
日本旅游业因“末日预言”事件预估损失5600亿日元(约260亿人民币),这一数据由野村综合研究所等机构测算,涵盖外国游客退订、航班削减、消费下滑等综合影响。香港作为日本第四大客源地,2025年5月赴日游客同比减少11%(19.3万人次),6月底至7月初的周预订量暴跌83%。香港大湾区航空暂停仙台、德岛直飞航线至10月;部分航线单程票价降至1.4万日元(约650元人民币),创历史低位。香港游客年消费额约占日本旅游收入的10%(2019年约6600亿日元),本次退订潮直接导致关西、北海道等地商户滞销。
退订潮的原因复杂,不仅受“末日预言”影响,还与2023年核污水排海事件余波有关,中国游客复苏仅达疫情前20-40%。台湾游客退订率超50%,而中国大陆游客5月同比反增44.8%,反映恐慌情绪集中在风水文化盛行的地区。尽管日本气象厅多次强调“地震无法精准预测”,漫画家龙树谅也澄清“7月5日仅为做梦日期”,但出版社篡改细节(如添加“海底爆炸”)、自媒体夸大传播(如伪造NASA文件),导致科学声音被淹没。
香港游客退订是日本5600亿日元旅游业损失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但单独统计其直接损失未达到500亿日元规模。该事件本质上是流量经济与灾害焦虑的叠加产物。出版社借预言营销使漫画销量增长660%(初版5万册→再版38万册);香港风水师推波助澜(如呼吁“4月后勿赴日”)催生区域性恐慌。截至7月5日,预言未应验进一步验证了经济损失的非理性驱动属性,未来需加强跨国谣言治理与科学防灾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