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一、“中华龙腾”背后的大满贯队伍
1.我与“中华龙腾”的机缘
2011年10月,保送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研究生的我,恰好赶上了“中华龙腾”晚会的备战任务中,原本只是以为缺人需要去帮帮忙,但是,每周5次高强度训练,以及寒假集训等留下了太多的故事。要想人前显贵,必先人后受罪,除了龙的训练外,上台表演前还要进行微笑训练,身形步伐训练等细节的训练,真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是后来得知,看似平民百姓、相貌平平的舞龙队员,竟然是大满贯队伍。如此一支非体育专业的舞龙队,竟在全国精英赛、争霸赛、邀请赛、锦标赛、全国体育大会、亚洲室内运动会、世界锦标赛,频频夺得桂冠。
2012年5月2日晚,由南京理工大学体育部精心策划,大学生主演的《中华龙腾----中国传统龙艺展演》,在南京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上演。当时,作为“炮灰”的我,只想着表演即将结束,折磨人的训练快熬出头了。多年以后,我才发现,2012年的中国传统龙艺展演,在国内外都尚属首次。在当时,由此次展演引发的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 中华龙腾的备战回顾
2012年的《中华龙腾----中国传统龙艺展演》,共有十五种龙艺表演,苗族吊龙、龙狮跃、龙鼓、傩戏铜锣龙、奥运五环龙、人龙、高台三节龙、瑶族板凳龙、荷花龙、夜光龙、手龙操舞(幼儿手龙操)、七彩龙,精彩的表演,赢得场下阵阵欢呼和喝彩。
虽然当时,我是参加了苗族吊龙、五环龙,高台三节龙三个节目的展演。但是印象最深刻的是人龙和手龙操舞这2个节目。当时,我全程参与了展演的训练,看着这个节目从待定到删除,再到最后保留;队员从垂头丧气、到相互攒劲,直至最后成功,这是台上看不到的。当然,平日被节目总导演周招娣老师批评最多的就是“人龙”了,因为“人龙”这个节目的演员是狮队队员,狮队同学相比龙队更是虎背熊腰,而人龙这个节目主要就是通过身形姿态,相互配合来演绎和表达龙的神、形、气、韵,每个队员就像是被放在了放大镜下面。就像展演结束后,大家开玩笑说:“不请几顿饭,这个表情包看来是跑不掉的。”
可能是平日都看习惯了大学生在舞龙,突然来了一群4-5岁的南理工附属幼儿园小朋友来舞龙,特别的有新鲜感,尤其是他们整齐的结合体操类动作“一字叉”,“横劈”等做手龙舞时,看得台下观众眼花缭乱,大呼过瘾。但我清晰的记得,当时场下一个孩子的妈妈,在角落默默的流眼泪,可怜天下父母亲,“儿劳母不安”。
二、“中华龙腾”的价值涟漪
1. 孕育了新一届世界龙狮锦标赛赛冠军;
经历了中华龙腾的锤炼和考验,时任舞龙队教练葛国政老师,同意了我加入舞龙队的申请,但是约法三章:1.不许“倚老卖老”,仗着是研究生、就想着有所照顾;2.旷训一次或迟到两次,直接开除;3.连续两学期拿不到奖学金,直接开除。虽然,当时对于这些要求不是很理解,但是现在回想,很感谢葛老师的培养、因为这不是一个多一个队员的问题,而是一个口子,要知道,南理工舞龙队之前一直没有过体育特长生。
也许是来自中华龙腾展演的“洗涤”和熏陶。骨子里多了一份自信和骄傲。在同年7月备战2013年第五届世界龙狮锦标赛时,无论训练多苦,强度多大、训练量多大,没有任何一个人队员说一个不字,即使倒下,也摁在心里,谁都不想成为“木桶效应的短板”,这是南理工的舞龙情怀,也是南理工舞龙文化,“铁打的龙队,流水的兵”。
2.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舞龙运动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一项展演性运动项目,尤其是高校舞龙,承担着重要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作用,现在每每遇到大大小小的展演,就会想起“中华龙腾”的特邀导演周招娣老师。虽然在排练的时候,周老师对我们非常严格,以前内心深处也是经常被打击到:“还体育研究生嘞,细皮嫩肉的,一点苦吃不得,我那边的农民队伍身体素质太多了。”
“我搞了30年舞龙了,什么样的龙头都见过,但是头一次看到协调性这么差的龙头”。。。后来,时间久了就发现她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背地里很心疼我们,一直悄悄的和葛老师说我们好话,希望他在训练的时候,对我们温柔一点,强度降一些,量减一些。
有舞龙队的高校,时常要去很多兄弟院校、合作单位进行表演交流,汇报演出等,尤其是一些传统强队,更是社会大型活动的暖场首选。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是非常害怕有舞龙展演,场地大小每次都不同,灯光不同,反反复复的彩排。周老师告诉我,舞龙套路和展演套路编排要注意方位一定整个场地全覆盖,其次,5大类动作一定要全有,尤其是单侧舞龙,U型舞龙及自己传统特色的一些动作一定要有。其次,舞台展演是很好的机会,对于学生来说,年轻人可能血气方康,浮躁,勤学,多练是不够的,还要在实战中去提升,去沉淀,应变能力,舞台经验对于舞龙来说,至关重要。
三、新时代,“中华龙腾”新征程
新时代,体育强国、文化强国的建设进入了重要发展时期,舞龙运动作为我国独特的体育文化,舞龙项目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在增强人民体质、丰富文化生活、服务社会民生、非遗保护、校园传承、竞技规范、梯队培养、国际传播等方面的作用日趋凸显,顺应时代潮流,讲好“中国龙狮故事”,做好“中华龙腾”。
1.“打铁需自硬”,专业人才专业化发展
2021年11月9日,中国龙狮运动协会下发关于《中国龙狮运动协会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舞龙运动员可以根据不同比赛的名次获得相应的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了。对于运动员来说,终于可以“有所图”,“有所依靠”,技术等级的确定和等级称号的授予,既是对其竞技水平提供的评价和证明,也为其享受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和凭证。很多体育院校的学生毕业要求是1+X等级证书,
有了舞龙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后,不仅可以破格申报相关的龙狮社会指导员外,更多价值可以体现在就业时候提高自身的入职门槛,以江苏为例,现在大多数本科院校体育教师的招聘条件往往需要一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要求,高职院校需要二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要求。
“竞技舞龙人才”的遴选为进一步完善现代龙狮运动竞赛,龙狮竞技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改革提供了源动力,为学校龙狮教育的加强提供了保障。但,新时代舞龙运动发展需进一步坚持和加强舞龙项目的核心价值教育,尤其是在文化寓意上的宣传和阐释,让广大民众在感受龙狮活动魅力的同时进行文化熏陶,培养和强化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积极进取、崇礼爱国的精神品质。
2.新课标、新赋能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成为《课程标准2022》)。舞龙作为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本次课改中被正式列入《课程标准2022》中,并以舞龙项目作为案例,分年级水平提出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技战术运用、体能、展示或比赛、规则与裁判方法、观赏与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要求。
舞龙运动,拥有它独特的育人价值可以担当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特别是在培养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树立民族自豪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作为团队类项目,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团队协作能力,充分地渗透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价值。
但对于青少年的校园龙狮才刚刚起步尚待进一步提升,还需与地市级、省级协会的互帮互助,根据地域、文化的不同,“入乡随俗”,“一校一品”,“一地一色”,最终出现“百家争鸣”的美好景象。
往期 · 推荐
- 【中国体育报】传承民传体育 彰显办学特色——记南京理工大学首届中华传统体育节
- 【视频】南理工的“阳光体育长廊”(2007年版)
- 10.1,国庆70周年,南理工运动场,700人将见证70人,每人跑步70圈(28公里)
- “没论文也能评教授”引发热议------南京理工大学首位教学型教授“牛”在哪里?
-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尹群教授“动商论坛”话动商
编辑|代三壮
审核|王宗平
投稿邮箱 | dongshangyjzx@163.com
寄语:读书、运动、思考、行动、无论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