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侠说科技
中美经贸摩擦大背景下,华为这一中国代表性品牌不仅成了自媒体“10万+”的保证,还被一些人硬生生地作为“爱国试纸”。一边凭空捏造、滥扣帽子,以“断供”“弃用”之类说法耸人听闻,误导社会舆论,一边渲染不站队力挺华为就是不爱国、就是“无情无义”等等,煽动公众情绪,如此肆意歪曲、恶意诽谤,可谓为博眼球而毫无底线。——北京日报
中美经贸摩擦大背景下,华为这一中国代表性品牌不仅成了自媒体“10万+”的保证,还被一些人硬生生地作为“爱国试纸”。一边凭空捏造、滥扣帽子,以“断供”“弃用”之类说法耸人听闻,误导社会舆论,一边渲染不站队力挺华为就是不爱国、就是“无情无义”等等,煽动公众情绪,如此肆意歪曲、恶意诽谤,可谓为博眼球而毫无底线。——北京日报
曾几何时,华为逼得苹果“节节败退”。然而,如今的结果却是,苹果不仅没有因为华为的进攻而自乱阵脚,甚至还把销量以及营收维持在一个非常稳健的范畴内。除此之外,苹果不仅常年汲取相关行业的最大利润,其产品带来的营收表现更是让苹果公司蝉联全球最佳价值品牌的头把交椅。
反观华为,因中美经贸方面上的摩擦,芯片以及零部件供应受到限制,其相关产品的份额以及销量大幅度下滑。虽然在此期间华为数次尝试自救,但不管是自研还是自产,短时间内恐怕也是难以恢复往日风采。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美国作为始作俑者,罪无可恕。在这样的情形下得出这样的结论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没有美国的打压,华为就能彻底打败苹果,继而代表国产崛起吗?我认为,如果时间再往前倒退几年,华为打败苹果不是没有那个可能,不过可惜的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打败苹果的时机确确实实因为华为自身的问题被错失了!
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记得在15年的时候,华为BOSS任正非在面对媒体采访时坦诚的说过,苹果作为一个平台,他集合了几百万个个云来提供服务,我们还联合不了这么多……苹果本身客观来说,他应该更叫一个软件公司不是硬件公司,华为公司的本质来说还是个硬件公司不是个软件公司。
这段采访用如今的视角去审视的话,大家觉得任正非说的对吗?
就个人而言,任正非的眼界确实卓越并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就拿智能手机来说吧,华为乃至一众国产手机在硬件参数上的质量无疑是远超苹果的。可是,大家也看到了,即使华为乃至一众国产手机的硬件参数远远大于苹果,苹果还是那个苹果,该选择苹果的还是会选择苹果,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大多数人都知道,一部智能手机能与用户自身形成直接关联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华为手机的曲面屏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观感,可是这个广阔的观感是屏幕带来的吗?很显然,这个观感虽然跟屏幕设计有一定的关联,但最终传递给你这个感觉的是屏幕内显示的内容,而这个内容带来的感受以及视觉上的冲击往往是最直观的且最能与用户建立情感的。
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一款包装华丽的食品,包装只是吸引你一时,而包装内食品的味道却有可能吸引你一世。任正非看出来苹果是一家软件公司,相信他也知道IOS系统的优势,而根据网上关于鸿蒙OS的信息来看,2012年的时候华为就已经在着手打造了了。
在这个时间节点内,iPhone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苹果手机是2013年12月23日进入中国的)的,那个时候的iPhone也并不是很火,而iPhone4之后,苹果的霸主地位真正的开始了。结合这些时间节点,用现在的视角来看,华为错失了一次从根本上打败苹果的机会。
高端技术下放
中国有句俗话叫丢西瓜捡芝麻,这句话用来形容华为当下的境况一点不过分。余承东,作为华为的高管负责了很多业务,其中就包括涵盖智能手机在内的消费者业务(现在已经改名)。相关产品的发布会基本也是由余承东做表率来召开,记得相关发布会上,余承东多次提及并表示了华为要做高端产品的决心。
这个决心是否是口号还是博取关注的噱头我不确定,但我可以肯定的是,华为在近些年的研发投入是实实在在的写在财报上,华为产品上层出不穷的黑科技也是应用到了产品上并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
如果不出意外,华为踏足高端市场与苹果肩并肩并不是难事。可是 ,大家有没有发现,虽然华为如此的注重研发,在研发投入上如此的豪横,华为手机所在的阶段依然处于苹果的下端。
就拿国外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在2019年发布的报告来说吧,2019年中国内地的智能手机高端市场中,600-800(约合人民币4128元-5504元)美元区间的高端机,华为市场占有率为48%远超过苹果的37%。但是,在售价超过800美元(约合人民币5504元)区间,苹果的市场份额依然高达74%,而华为只有14%,苹果是华为的5倍。
2019年,可谓是华为的高光年,销量上对苹果的超越赢得了大量的关注,再加上被美国打压事件所带来的关注,华为可谓是直接从聚光灯后走到了聚光灯下。
然而,在天时地利人和齐齐占据的情况下,华为手机经过10余年的发展却依然处于苹果的下端,这是为什么?因为华为耗费巨大财力人力所带来的黑科技并没有创造出名副其实的,包括价格以及高端形象在内的价值!
为什么华为耗费巨大财力人力所研发的黑科技没能创造此处包含价格以及高端形象在内的价值呢?技术下放!
大家都知道在没有被美国打压之前,荣耀可谓是华为的亲儿子,华为研发的技术用不了多久就会下放给荣耀。这样做的好处是,提高荣耀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力,为总体销量做保障的同时可以避免一些恶意的竞争手段。
这样做没有问题,并且很符合国内市场的竞争环境,但华为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原本出现在高端产品上的技术或者卖点下放给荣耀后,这个技术或者卖点还值钱吗?原本的高端用户会作何感想呢?劳斯莱斯请“网红”代言引王思聪吐槽后,劳斯莱斯为什么紧忙回应并下架视频呢?我相信懂的都懂!
写在后面
谈及华为,在中美经贸摩擦的大背景以及美国打压中国企业而引发的舆情背景下,大多数人都希望华为能够崛起,也有很多人把华为落败的原因归罪于美国的打压。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毕竟胳膊肘不外拐是每个族群基本都具有的天性。
可是,天性真的大于一切吗?
天气预报告诉你明天有雨,你偏偏不带伞出门,被雨淋怪谁?怪天气预报,怪天还是怪地?说这些不是为了争辩,而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实力固然重要,但方向更重要。
回顾华为,华为的优秀不容置疑,但这个优秀并不能够说明华为是一家十全十美的企业。人无完人物无完物,是人都会出错,华为也一样,而华为与苹果之争之所以落败,我认为决策上的判断有着直接关系。
如果,任正非能够在苹果进入中国市场前做出必须研究出鸿蒙系统且越快越好的决策,苹果还会这么嚣张吗?如果,华为的研发团队能够跳脱出苹果的阴影,不做跟苹果相似的设计相近的功能,每年千亿研发的投入再加上誓做高端的决心,如今又会是什么境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