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中产标配卖不动了 新秀丽跌落神坛!2025年刚过半,全球箱包巨头新秀丽公布了第一季度业绩,销售额下跌近10%,净利润更是暴跌超过40%。具体数字显示,销售额为7966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7.3%;净利润为4820万美元,而去年同一时期是8390万,跌幅高达42.6%。毛利率也从去年同期的60.4%下滑到了59.4%。
新秀丽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品牌,曾经是商务旅行者的首选。它在1910年诞生于北美,二战后随着喷气机的普及和商务旅行的兴起,创始人看到了商机,研发出了镁合金外壳的旅行箱。这种箱子轻便、抗造,内部设计合理,迅速成为中产精英们的出行标配。
新秀丽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是在1995年,当时只能通过百货商店合作销售,效率低且利润薄。直到2001年中国加入WTO,市场开放,新秀丽果断改变了销售模式,直接在机场和高铁站开设专卖店,品牌形象大幅提升。2011年,新秀丽在香港上市,2012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到1.78亿元,成为其在亚洲的最大摇钱树。
然而,好景不长。如今,新秀丽在中国市场遇到了困境。机场候机厅里各种品牌的行李箱琳琅满目,新秀丽已经不再是唯一选择。一方面,国产箱包品牌崛起,价格实惠且质量不错,功能也不差。另一方面,新秀丽自身未能跟上潮流,产品过于商务化,缺乏创新。年轻人更喜欢时尚、个性化的箱包,而高端市场则追求奢华材质和高科技功能。新秀丽卡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既不够时尚也不够高端。
为了挽回市场份额,新秀丽尝试了多种方法,包括请明星代言、推出国潮联名款、进行直播带货等,但效果并不理想。直播间常常冷冷清清,销量数据也不尽如人意。此外,一些原本愿意购买新秀丽高端产品的中产老客户也开始转向其他品牌,如日默瓦(Rimowa)等。
根据欧睿的市场报告,2024年中国箱包市场占有率排行榜上,新秀丽甚至未能挤进前13名。虽然中国仍是其除美国外最大的市场,但新兴品牌如李宁等正在迅速崛起,市场份额已与新秀丽相差无几。
尽管如此,新秀丽仍有机会翻盘。关键在于加大创新力度,推出符合年轻人审美和功能需求的新品,并采用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升品牌曝光度和影响力。只有这样,这位百年老将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